围绕新质生产力打造“两业”深度双向融合,松江构建“2+7”现代化产业体系
摘要:松江区锚定发展方向、深耕“两业”融合、立足资源禀赋、聚焦优势赛道,构建起与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2+7”现代化产业体系——聚焦以智能终端为引领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以新能源设施为代表的高端装备两大主导产业,推进先进材料、卫星互联网、智算服务、仪器仪表、生命健康、时尚消费品、文旅影视七大重点产业,建立起地区产业发展格局的“四梁八柱”。
中国发展网讯 李谆谆 记者邱爱荃报道 现代化产业体系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任务,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为此,松江区锚定发展方向、深耕“两业”融合、立足资源禀赋、聚焦优势赛道,构建起与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2+7”现代化产业体系——聚焦以智能终端为引领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以新能源设施为代表的高端装备两大主导产业,推进先进材料、卫星互联网、智算服务、仪器仪表、生命健康、时尚消费品、文旅影视七大重点产业,建立起地区产业发展格局的“四梁八柱”。
工业立区打造先进制造业发展集聚区
市委主要领导在调研松江时指出,松江作为上海工业重镇,有区位条件、产业基础、战略叠加等优势,要坚持工业立区战略方针,着力打造先进制造业发展集聚区。
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不仅是落实市委、市政府要求的具体举措,也是推动松江高质量发展的迫切需求。“2+7”产业体系的确定首先坚持科创引领,须紧密结合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最新要求,顺应现代产业发展理念,通过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
松江先后获评“两业”融合全国首批试点区域和全国服务型制造示范城市(综合类),国家级、市级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数均位列全市各区第一。“2+7”产业体系也将持续注重深耕“两业”融合。
产业体系的建立也基于现有的资源禀赋。在松江,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等领域的产业链相对完备;卫星互联网、智能终端被市经信委列为市、区协同推进的重点特色产业;新能源设施、仪器仪表支撑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文旅方面,松江的人文历史积淀和优良的生态环境便于打造丰富的文化旅游场景,上海科技影都的建设进一步延伸文旅资源。在构筑未来发展优势上,算力资源日趋丰富。“因此在构建产业体系过程中,松江区牢牢把握自身区位条件、产业基础等优势,统筹兼顾存量资源和增量潜能,点面结合、分层发展、逐步聚焦。”区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说。
两大主导发挥千亿级产业引领作用
两大主导产业要符合国家、上海市重点发展方向,以形成战略叠加,同时产业基础要扎实,集聚一批带动力强的头部企业,产业总规模要在千亿级以上。其中两个产业细分赛道作为新增长极,支撑主导产业未来增长潜能,作为引领产业升级的支点。
新一代信息技术是九大类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据悉,2024年松江区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规上企业规模突破1300亿元。其中,智能终端作为市、区重点特色产业协同联动机制下的细分赛道,支撑主导产业未来增长潜能,2024年实现规上企业规模近400亿元。
该领域创新成果纷纷涌现,如创远的“微波毫米波测试技术与测量仪器”项目荣获2024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移远的蜂窝无线通信模块目前占据显著的市场份额。为全力推进产业高质量发展,松江区出台了区级智能终端专项政策和三年行动计划。
作为两大主导的另一产业,2024年松江区高端装备产业规上企业规模突破1400亿元,集中在智能电网、新型储能、智能制造、工程机械等多个领域。其中,新能源设施产业细分赛道赋能高端装备的场景应用,2024年实现规上企业规模超200亿元。
该领域内,一批优质企业获得技术创新成果,如昌强在全球范围内首家推出“大型船用曲轴锻件多向模锻工艺”,尚实的ARJ21辅助动力装置研发和产业化项目助力国产大飞机制造。
七个重点打造主导产业梯度后备
重点产业为年度总规模在百亿元以上的产业,作为主导产业梯度后备,有成长为千亿级产业的潜能。同时,在全市各区中具有相对发展优势,具备一定“两业”融合基础。
据悉,先进材料产业在研发平台层面,布局有东华大学纤维材料改性国家重点实验室、东华大学国家级染整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重要科研平台。
松江卫星互联网产业在垣信卫星和格思航天两大“龙头”引领下,目前已集聚超过40家上下游相关产业链企业。通过孵化器等载体推动产业集聚、促进创新协同,打造高质量产业生态。去年,松江区出台了区级卫星互联网专项政策和三年行动计划,为产业发展提供政策保障。
智算服务以腾讯长三角人工智能先进计算中心、仪电智算中心为依托,构建智算产业生态,在上游核心硬件、中游基础设施、下游垂类应用等产业链环节集聚一批优质企业。政策引领方面,松江在全市较早发布智算产业专项政策,2024年正式印发《松江区关于加快智算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试点以“算力券”为核心的智能算力市场普惠供应机制。
仪器仪表产业方面,松江努力在科学仪器、自动化仪表、检测仪器等产品领域打造全市仪器仪表产业新高地。平台载体搭建方面,松江启迪漕河泾(中山)科技园成立的上海市分析技术产业研究院,建设有2000多平方米公共实验室及共享孵化空间,携手上海仪器仪表研究所共建仪器计量检测实验室。
生命健康是上海的六大重点产业之一,松江区在该领域内立足现有基础优势,锚定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重点瞄准医疗器械、细胞与基因治疗等产业赛道,加快向高质高端高新方向发展。
同为六大重点产业的时尚消费品产业,松江共培育市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30多家,在服饰尚品、化妆美品、精致食品、运动优品等领域集聚百事食品、箭牌糖类、雀巢、林清轩等众多品牌企业。
文旅影视方面,松江区牢牢把握丰厚的人文资源禀赋,围绕商旅文体农展联动发展,依托科技影都品牌影响力,努力打造多元的融合消费新场景。
多维配套描绘高质量发展“实景画”
产业体系的“施工图”要转化为济高质量发展的“实景画”,需各方群策群力。
建立健全机制是首要保障。形成“一产业一专班”,专班负责牵头协调对应产业发展所需的资源。同时,落实产业集聚功能区,各产业专班结合土地空间利用规划,研究明确产业集聚范围和功能区规划分布。
对照产业图谱,聚焦产业功能区,通过综合开展链主招商、活动和展会招商、场景招商等,落地一批产业链项目。
另外,排摸企业融资需求,协助企业对接基金、银行等金融资源,提高金融服务供需匹配度;各产业牵头部门建立对应产业链主企业、龙头企业、规模以上企业等重点企业库,为重点企业提供动态服务。
最后,优化产业政策体系,根据上位文件最新要求和产业发展需要,优化支撑“2+7”产业发展的各项政策条款。
责任编辑:倪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