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江加速培育6G未来产业,以全链条创新叩响未来通信之门
摘要:这片土地正聚焦建设上海市6G未来产业集聚区的布局和目标,以“技术+场景”双轮驱动的创新理念、全链条贯通的孵化生态,打造未来通信产业的新地标。
中国发展网讯 李谆谆 记者邱爱荃上海报道 在2025 MWC世界移动通信大会的展厅里,不到6平方米的展位前人头攒动。来自上海松江6G信通智谷的5家企业,带来新微泛在的测试验证平台、国科欣脑的沉浸式通信模组等尖端创新成果,吸引了500余人驻足交流,达成20余次合作意向对接。这方小小展台,正是松江在6G赛道上加速奔跑的生动缩影。
作为上海国际科创中心重要承载区和长三角G60科创走廊策源地,松江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时提出的“科学规律的第一发现者、技术发明的第一创造者、创新产业的第一开拓者、创新理念的第一实践者”为根本遵循,按照十二届市委七次全会上“抢占前沿领域科技制高点要更加积极作为、主动作为”的要求,始终保持战略敏捷,把握在移动通信产业的“先天基因”优势,锚定6G这一未来产业赛道,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这片土地正聚焦建设上海市6G未来产业集聚区的布局和目标,以“技术+场景”双轮驱动的创新理念、全链条贯通的孵化生态,打造未来通信产业的新地标。
双轮驱动:技术突破与场景落地的共振
位于泗泾镇的6G信通智谷未来产业园正在紧锣密鼓地准备正式开园,园内的“六极星通”孵化器的命名暗藏深意——呼应6G智能感知、超低时延等六大特性,更彰显松江作为目前全国唯一“6G+卫星互联网”双核产业的独特优势。去年在松江召开的全球6G发展大会上,“AI是6G产业发展的关键增量,需要重点关注6G多场景应用适配”的共识在此凝聚,6G信通智谷未来产业园应运而生。
技术与场景的深度耦合,在这里迸发惊人能量。“六极星通”超前布局AI空口优化、星地融合通信、通感一体化等战略前沿技术方向,让实验室的新突破、新成果快速扎根产业土壤。国科欣脑这家脱胎于中科院上海高等研究院与上海大学的创新型中小企业,在孵化器全链条培育下,拿到天使轮投资,借助通信模组技术资源,研发出国际领先的沉浸式通信模组。国科欣脑董事长、首席执行官赵曦带领的团队正在加快将这项技术应用到可穿戴连接脑机接口的耳机和XR眼镜,让6G从概念走向生活。
“松江的电子通信产业基础、测试验证场景,加上‘拎包入住’便利和孵化基金支持,让我们少走了太多弯路。”赵曦的感慨道出了松江未来产业的生态密码——这里既有扎实的产业孵化根基,又有让技术面向需求、快速迭代、加速验证测试的“1-10”产业生态。
全链贯通:从实验室到市场的“直通车”
“从科研成果落地的空间保障,到公司注册手续办理,再到产业链要素对接和资金资源支持,每一步都有精准服务。”深维感知董事长曾昭沛的话语里满是感激。这家从实验室“spin-off”的企业,在松江6G信通智谷的全生命周期服务中,顺利完成了从技术到产品的跨越。
在松江区科委主任肖扬的案头,这样的故事绝非个例,依托全球模组市占率第一的移远通信、商业星座运营龙头企业垣信卫星、国产仪器仪表龙头企业创远信科等一批龙头企业的集聚效应,松江已构建“研发-验证-应用”协同创新平台。“六极星通”孵化器坚持不懈打造项目导入、投孵联动与金融服务、专业服务、全球创新合作、创业培训的功能条件,更是让创新要素在集聚区内高效流动。
目前,29家在孵企业已形成涵盖核心器件、系统整机、智能终端的技术创新集群。2024年,6G信通智谷未来产业园产值达16.7亿元,随着近期正式开园,这片土地的爆发力将进一步释放。
未来图景:千亿赛道上的松江加速度
“我们要攻克的‘路线图’,就像集成电路的网表Netlist,每个细分方向都力求精准快速突破。”正如“六极星通”常务副总裁孙学伟所说,松江正以战略定力深耕6G赛道:聚焦5G-A协同、超低功耗模块、“内生AI网络”等前沿,构建“承载空间—供应链”“企业主体—基金矩阵”的双向闭环。
在泗泾镇的6G信通智谷,卫星关口站、6G核心网、边缘智算中心联动成势;在“松江智能算力中心集群”的辐射下,算力调度、数据开放等平台为企业赋能……从技术研发到场景应用,从单个企业到产业集群,松江正以“硬科技孵化”为钥,打造6G技术的创新策源地和千亿级规模的产业“核爆点”,开启通往未来通信的大门。
责任编辑:倪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