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发展网

首页
|
G60资讯
|
松江新闻
|
九城风采
|
政策服务
|
产业投资
|
招才纳贤
|
关于我们

引领:把党组织建在产业集群上 汇聚高质量发展磅礴伟力

摘要:在高质量党建引领下,长三角G60科创走廊通过创新组织设置,服务创新链、服务产业链,推动科技创新、党建创新,提高科创要素自由流动和合理配置的效率,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切实将党组织的制度优势转化为推动产业集群发展优势,汇聚起了区域创新协同高质量发展的磅礴伟力!

中国发展网讯 历史的分量,历经岁月沉淀而更显厚重。

1927年9月,一面鲜红的旗帜在湘赣边界飘扬。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部队来到江西省永新县三湾村,决定对部队进行改编,由此创造性地确立了“支部建在连上”等一整套崭新的治军方略,史称“三湾改编”。它从政治上、组织上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成为中国共产党政治建军的伟大开端。

历史川流不息,精神代代相传。近年来,长三角G60科创走廊传承和发扬“支部建在连上”的光荣传统,聚焦松江“一廊九区”产业功能布局,探索“把党组织建在产业集群上”,进一步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全面领导,为产业集群的高质量发展凝聚更强“向心力”,画出更大“同心圆”,跑出更快“加速度”。

在高质量党建引领下,长三角G60科创走廊通过创新组织设置,服务创新链、服务产业链,推动科技创新、党建创新,提高科创要素自由流动和合理配置的效率,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切实将党组织的制度优势转化为推动产业集群发展优势,汇聚起了区域创新协同高质量发展的磅礴伟力!

强化政治引领

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

长河奔涌,弹指七年。长三角G60科创走廊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统领,不断涵养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科创生态,实现了从秉持新发展理念的基层生动实践到国家战略重要平台的跨越飞升,走过了极不平凡的风雨征程,创造了无愧人民、无愧历史的高质量发展奇迹。

山雄有脊,房固因梁。党的坚强领导正是长三角G60科创走廊不断创造新奇迹的根本保证,创造性地“把党组织建在产业集群上”则是其中的重要保障。

七年来,松江作为上海先进制造业集聚区、长三角G60科创走廊策源地,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一批以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代表的产业集群。这既是松江高质量发展的主力军,也是新时期松江基层党建工作的重点和难点。

在松江经开区,正泰电气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生产线上热火朝天。作为松江经开区新能源产业集群的头部企业,2018年3月,正泰电气公司党委以正泰启迪智电港为依托,与12家入驻智电港的企业组建了上海市第一家产业集群组织——正泰智慧能源产业集群党委,开启了“把党组织建在产业集群上”的探索实践。创新性地提出了“龙头带动、项目推动、人才驱动、共建互动、党群联动”的“五个动”党建机制,通过召开全要素对接大会,企业生产难题在哪、日常经营需要什么、各项制度如何落实等产业集群企业遇到的问题有了解决之道。

其间,松江作为长三角G60科创走廊策源地,不断创新组织设置,引导产业集群企业忠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以“三个全面”将党的领导贯穿产业集群发展全过程。

——组织全面覆盖。依托长三角G60科创走廊重点发展的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先后组建18家产业集群党组织,在松江“6+X”战新产业领域实现了党的工作全覆盖。

——机制全面融合。健全产业集群党组织班子和企业党员高管“双向进入、交叉任职”机制,将党建工作纳入集群企业章程,由集群党组织参与产业发展重大事项的研究决策,不断强化党组织政治核心功能。

——队伍全面过硬。搭建党员业主沙龙平台,凝聚120余名头部企业党员出资人力量;建立“优秀党组织书记工作室”工作机制,累计培育30余名书记示范典型,有效发挥引领带动作用,推动企业党员和骨干人才“双向培养”,累计培育市、区级党员领军、拔尖人才近50名。

在此过程中,党的政治引领作用进一步强化,实现了高新技术、规上、百人以上企业等八个重点领域党的组织和工作全覆盖。据统计,目前产业集群企业新发展党员数占“两新”组织党员发展总数的90%以上。

科创潮涌风正好,风展红旗旗更红。2019年7月1日,《学习时报》特别版面整版刊登松江区《把党组织建在产业集群上》的经验做法;20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把党组织建在产业集群上——长三角G60科创走廊产业集群党建探索与实践》获评全国“2021年度百个两新党建优秀案例”;获评“百优庆百年”——上海城市基层党建最佳创新案例;G60科创走廊九城市“产业集群党建”被市委组织部列为“三省一市”探索长三角城市群党建品牌载体;2022年,《以党建引领推动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松江区产业集群党建工作的探索与实践》获评上海市党建研究会2022年度课题一等奖。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今年5月,“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长三角G60科创走廊产业集群党建理论研讨会上,中组部党建研究所、市委组织部、北京大学等领导专家对松江紧跟国家战略、紧扣发展大局、积极探索产业集群党建,走出一条与现代化产业体系相匹配、与长三角产业布局相适应的党建新路及其取得的显著成效,也给予了充分肯定。

创新驱动发展

将组织优势转化为高质量发展优势

党建工作,做实了就是生产力,做强了就是竞争力,做细了就是凝聚力。

近几年来,长三角G60科创走廊策源地松江积极发挥龙头企业示范带动作用,增强产业集群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同时,通过把党建项目建在科创项目上,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加强条块协同联动,提高要素资源高效配置能力,蹚出了一条符合松江产业发展实际和基层党建工作特点的产业集群党建创新路径。

上海睿速创生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扎根长三角G60科创走廊的高新技术企业,长期致力于超声及射频类高端医疗装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2022年4月,新冠疫情形势严峻,一场大上海保卫战骤然打响。疫情之下,睿速创生曾一度陷入现金流危机,造成公司项目进度停滞不前。就在企业一筹莫展之际,其所属的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党委为及时解困纾难发挥了关键作用。

在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党委的联动协调下,经多方联络沟通,睿速创生盼来“及时雨”——在艰难时刻顺利获批500万元银行贷款,顺利渡过难关。不仅如此,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党委还充分发挥集群优势,依托东华大学材料工程学、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电子电气学专家进行跨学科协同合作,对公司产品进行迭代升级,在松江本土相关医用电路板零部件制造企业寻求供货方案。经过各方努力,最终成功研发出电路板零部件国产替代产品,性能远超进口产品,有效降低了公司原材料成本50%,彻底消除了跨区域原材料物流因疫情影响受阻的后顾之忧。

一个企业的涅槃发展,折射出一个区域创新协同质的飞跃,映射出“把党组织建在产业集群上”的创新闪光点。

以正泰智慧能源产业集群党委班子为例,它由工业年产值超74亿元、年纳税额超1亿元的龙头企业正泰电气党委牵头,构建了“1+N+X”党组织体系,依托组织网络,有效吸引上下游智能电网、智能电气等相关企业加入集群。通过党建联建、要素对接、“四室联创”等平台载体,集群内企业与龙头企业正泰电气形成更为稳固的合作机制,对产业链各环节的产品标准、制造工艺、研发能力等方面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促进关键零部件进料合格率提升8%-10%,对产品合格率贡献提升3%-5%。

无独有偶。集成电路产业集群党委下属上海超硅党支部组建党员科技攻关团队,带头攻克“300毫米、450毫米集成电路用晶体生长系统”难关,打破大尺寸硅片制造领域国外垄断;现代装备产业集群下属昌强工业党支部有效发挥党员骨干在关键岗位先锋模范作用,自主研发“曲拐锻件全模锻技术”,实现对国际现行技术“弯道超车”……在党组织引领带动下,产业集群企业还取得了ALD光伏工作母机、高端光刻胶、1类抗生素新药可利霉素等一系列重大原创科技成果,实现了多个领域“从0到10”的创新突破。

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把党组织建在产业集群上,让产业发展成效进一步凸显。在策源地松江,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集聚效应日益增强,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一批千亿级、百亿级产业集群快速成长,区域战略性新兴产值占比超过60%。各产业集群党组织切实发挥战斗堡垒作用,聚焦具有全产业链掌控能力的“链主企业”,加强对产业链上下游环节企业吸附力,打造良好产业协同生态。

不拒众流,方为江海。聚焦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立足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近几年来,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充分发挥党建突破区域行政壁垒的制度优势,推动九城市共同签订《G60科创走廊党建共建框架协议》,建立党建共建合作机制,充分发挥党建引领力、组织力、穿透力,做深做实“产业集群党建”作为长三角城市群党建品牌载体,将党的组织优势不断转化为长三角G60科创走廊高质量发展优势,推动长三角G60科创走廊九城市取得了区域创新协同高质量发展的不凡成绩。特别是自2021年以来,九城市组织部门会同产业部门,以企业党组织为实施主体,积极培育科技创新、党建创新深度融合项目,并结合各地实际予以政策扶持和跟踪评估,推动九城市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深度融合。2022年9月,在九城市共同申报的1143个双融合项目中,首次联合评选出18个示范项目、27个优秀项目,为推动建立党建共同体,深化产业链合作对接,进一步加速产业“内循环”作出了积极贡献。

“这一党建创新实践,以党建引领发展,把党建融入发展,以发展成果检验党建成效,探索形成了一条党的建设和经济发展良性互动的有效途径。”针对长三角G60科创走廊把党组织建在产业集群上的创新举措,中共上海市委党校(上海行政学院)教授、经济学教研部主任、理论经济学研究所所长唐岚曾如此点评,予以赞赏。

坚持党管人才

着力打造众人青睐的人才发展生态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谁拥有一流的创新人才,谁就拥有科技创新的优势和主导权。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一直以来,长三角G60科创走廊策源地松江始终坚持党管人才,以国家重大战略为牵引,加快打造长三角G60科创走廊人才高地,营造众人青睐的人才发展生态。

——着眼人才服务精准化,多维度推进人才政策健全完善。

围绕“6+X”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重点发展方向,松江紧贴人才需求、分类精准施策,实现人才政策差异化、多元化、精准化。深化落实长三角G60科创走廊“1+10”人才政策,涵盖积分管理、青年创业、成果转化、薪酬扶持等人才“引育管用”的全链条,在全市首推人才多元化积分评价体系。

——着眼人才安居品牌化,高质量贴合人才宜居宜业需求。

深入实施人才公寓、租房补贴、购房补贴“三位一体”的人才安居工程,通过完善归集一批公共租赁房、转化一批非居住房屋、新建一批R4地块租赁房社区的“三个一批”人才公寓筹措渠道,全区已汇聚1.7万余套高品质人才公寓、3.7万余套人才安居租赁房源。

积极打造“党建寓良才、筑梦G60”的人才公寓党建品牌,将党建服务资源、政策资源、教育资源等下沉到人才公寓。通过经常性开展主题党日、政策宣讲、公益活动、读书沙龙等,增强党组织对人才的凝聚力、向心力。目前,全区已形成中建幸孚、闲猫青年社区等一批示范性人才公寓党群服务阵地,并在全市率先探索人才公寓社区标准化体系建设。

——着眼深层次载体平台,优化人才发展环境。

围绕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积极搭建重大科技研发平台、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创新创业孵化平台、深化人才资源共建共享平台,为人才创新创业营造良好的发展平台。

积极选调招录清华北大等高校优秀毕业生,2021年,在优秀毕业生人才引进上,松江引进硕士以上应届毕业生占五个新城的42%;2022年以来,留学生落户人数较上年增长442%。同时,大力培养引进战略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以一流产业集群凝聚一流人才。

聚焦产业集群企业人才用工需求,松江区面向松江大学城高校等各类人才举办系列专场招聘会。仅在2023年4月,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现代装备制造等产业集群的330余家企业就提供了近3500个招聘岗位,吸引高校毕业生等各类人才3万余人参加,线上线下投递简历7000余份,2500余人达成初步就业意向,为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建设提供坚实组织保障。

积力之所举,则无不胜也;众智之所为,则无不成也。今天,在高质量党建引领下,天下英才慕名而往、纷至沓来,携手为共建共享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国家战略重要平台贡献着他们的智慧与力量!(朱俊辉  韩海峰

责任编辑:倪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