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发展网

首页
|
G60资讯
|
松江新闻
|
九城风采
|
政策服务
|
产业投资
|
招才纳贤
|
关于我们

转型十年,看上海松江如何当好“G60科创走廊”策源地

摘要:走到第十年,建设成效如何?

提起松江,人们的印象是名胜宝地,是高校汇聚,是“上海之根”。

这几年,再谈到松江,是几张崭新的名片——“科创之城”、“G60科创走廊”策源地、松江新城。

“推动G60科创走廊建设走深走实”“打造先进制造业发展集聚区、新质生产力发展先行区、现代化新城建设样板区、乡村全面振兴示范区”“打赢打好转型发展攻坚战突围战”……今年2月,上海市委书记陈吉宁调研松江时强调。

工业是松江的立区之本。早在2016年,面对能级欠高、创新不足等发展瓶颈,松江区创造性提出建设“G60科创走廊”——沿G60高速公路布局全区科创企业及先进制造业。后经两次升级,G60科创走廊从松江区扩容至长三角九城(区)。2019年,G60科创走廊纳入《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正式上升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的重要平台。

走到第十年,建设成效如何?近日,记者走进松江,记录下发生在G60科创走廊上的三个故事。

转型缺技术?推动科技资源跨区域流动

上海保隆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1997年诞生于松江,主营汽车零部件,目标是成为胎压监测系统(TPMS)行业领先公司。

20多年过去,公司规模不断壮大,行业地位日益提升。然而,良好势头下,市场瓶颈随之而来,产业发展亟需技术迭代更新。“但有些创新,单靠我们一家企业的力量还难以实现,尤其是0到1的基础创新。”公司总经理助理孟庆江坦言。

事实上,不少传统制造业企业都面临与保隆科技同样的难题。“G60科创走廊因科创而生,其初衷就是通过跨区域协同,促进科创要素在这里自由流动、各取所需。”G60联席办副主任、松江区科创发展办主任陈超说。

2024年,依托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保隆汽车发布“轮胎健康智能管理”的科技需求。需求一经发布,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和银江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共同揭榜,“基于轮胎智能化管理的车辆健康状态系统研究与示范”项目获立项。

孟庆江介绍,项目的5个课题,由高校教授或企业研发负责人分别领衔,从技术底层进行攻关,“大大解决了我们的研发难题。为我们进入智慧轮胎这一百亿产业赛道提供基础助力。”

如何促进更多科创要素在G60上自由流动?

不久前,一场拍卖会在松江落幕。拍卖对象很特别——科技成果。

这是G60城市间的科技成果拍卖会,今年已是第七年举办。从影响范围看,吸引力已超出长三角——云南、江西等地区也慕名而来。现场,上百个县域经济体、超千项科技成果参与,多个项目还出现了激烈的多轮竞拍,总成交金额高达202亿元。

科技成果拍卖会,只是G60科创走廊搭建的众多科技要素对接平台之一。

近年来,松江区联动G60九城市4000多家科创载体,建立健全“高校联盟+概念验证+成果发布+转化基地+项目路演”科技成果转化体系;梳理九城市重点实验室、大科学装置、新型研发机构、概念验证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科创资源,组建G60重大科创平台联盟;通过举办“创赢未来”科技与产业创新大赛,开展长三角G60科创走廊U30青年创业榜单评选等,健全创新主体培育扶持机制……

数据显示,G60科创走廊已构建起包括G60重大科创平台联盟、高校协同创新联盟、11家概念验证中心、18家中试基地、31家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基地等在内的全链条科技成果转化体系。

创新缺资金?健全金融服务体系

一根小螺钉,经导管介入人体,来到心脏最内部的三尖瓣区域,在医生“指挥”下精准“找”到位置,两侧夹子迅速并拢,患者体内的三尖瓣开口被夹住,血液反流被有效遏制。

这一看似简单的仪器和操作流程,却是当下高难度心脏手术——三尖瓣反流治疗的顶级产品。

产品研发生产方上海汇禾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不到7年,现在是医疗器械届的明星企业。公司常务副总裁沈简文说:“没有G60科创走廊,这款产品问世不会这么快。”

对创新型初创企业而言,最缺的,往往是资金。

2023年,在汇禾医疗启动临床前,拿到了一笔“生死攸关”的4亿元融资。

“我们团队来源绝大多数是医生、工程师等研发人员。只会做专业、搞技术。融资?门都不知往哪找。”沈简文说。

钱从哪来?在松江区组织牵线下,帮助汇禾医疗报名参加了全国科技创新大赛,并一举夺得当年全国科技创新大赛医疗器械组的第一名。

“大赛一结束,立马有资本找到我们。”沈简文坦言,“G60科创走廊不只是搭建了一个平台,更是政府对我们信用的背书,撬动各类资本相继注入,如今融资已是当初G60资金的十倍,支撑我们从临床一路走向落地、走向市场。”今年3月8日,该款产品获国家药监局批准,并进入全国20多家医院临床。

“科创企业从中试到产业化的过程,需要大量资金,被称为‘死亡之谷’。”陈超介绍,为了不让科创企业倒在资金难题上,G60科创走廊设立了G60科技成果转化基金,推出创新科创债、绿色债等G60专属金融产品,推动九城市与上交所签署深化合作备忘录,同时举办系列产融对接活动。

截至目前,G60科技成果转化基金已涵盖1200余家企业,33家企业获投资10.17亿元,撬动社会资本投资20多亿元。G60专属金融产品累计授信200亿元,科创债、绿色债累计发行等562单、融资3454亿元。

人才哪里来?软硬兼施做优配套

崭新的大楼、气派的装修,宠物可以进出自由,上海福贝宠物用品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汪蔚军觉得上班幸福感暴增。

福贝是一家宠物食品公司,公司布局正是G60科创走廊的产物——研发和营销两头在沪,生产基地在安徽宣城。

过去,福贝在松江的办公地点分散在不同街镇。2024年,在G60科创走廊政策的支持下,福贝搬迁至松江区G60总部功能区。如今,30亩的土地上,集合了研发、营销、展示、高端产品智能制造工厂等多个功能。

不只是硬性配套,还有软性支撑。人才住房、人才补贴、落户……来自安徽宣城的汪蔚军,把家安在了松江。“我是新松江人。”汪蔚军笑言。

在松江,来自G60科创走廊各城市的新松江人不在少数。安徽省投资集团G60松江·中安科创园负责人高源,也是其中之一。“G60带来的,不只是产业与生意,更是人与人、人与更美好生活之间的连接。”如今的中安科创园,汇集了5家安徽优质企业来沪布局研发中心或第二总部。

办公环境、人才配套、营商服务……G60科创走廊正成为人才高地。据介绍,G60九城市通过打造国家移民政策实践基地、轮值举办人才峰会、联合开展高层次人才培训等,已有松江、嘉兴、湖州等地20余位外籍高层次人才办理永居申请,41位科创企业人才完成往来港澳人才签注办理。至2024年,九城市已实现89个综合服务通办专窗全覆盖和远程虚拟窗口上线,办件累计突破100万件。

记者观察

三个故事,三个侧面,展现了松江在G60科创走廊建设上的担当与作为——当好龙头、建强机制、搭好平台、做优服务。经过多年实践,G60科创走廊九城市区域综合发展水平走在全国城市集群前列,高新技术企业数量约占全国13.5%,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数量占全国11%,独角兽企业数量占全国12%,上市企业数量占全国14%,科创板上市企业数量占全国1/5,PCT国际专利申请量约占全国10%。

G60对松江的改变也同样明显。“有没有G60科创走廊国家战略,变化是翻天覆地的。”松江区一位主要领导直言,“松江这些年,天还是这些天,地还是这些地,人还是这些人,工业用地、整个工业园区还是这些。不同的是,一大批的科技型企业、成长型企业慕名而来,许许多多的科创型团队、科创型人才纷至沓来……”

一组数据最为直观。松江区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强度从2015年末的3.58%增长到2024年底的7.24%,超过全市平均水平2.9个百分点,其中92%的研发投入来自市场主体;高新技术企业数从2015年末的469家增长到2014年底的2700多家,位居全市第三;战略新兴产业产值目前占规上工业产值比重超60%,规上工业企业总数连续三年稳居全市首位。

再看G60科学走廊,一条路,带来了松江最初的城镇化与工业化,又推动了今天新一轮的开放与升级。期待,行驶在G60的高速路上,以科创为动能,以产业为纽带,松江也必将迎来自身新一轮的腾飞。(人民日报)

责任编辑:倪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