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宜居宜业的产业新城在合肥东北角“拔节生长”
摘要:地区生产总值保持年均11.8%的快速增长势头,战略新兴产业产值年均增速20.5%,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速1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速10.1%……
地区生产总值保持年均11.8%的快速增长势头,战略新兴产业产值年均增速20.5%,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速1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速10.1%……党的十八大以来,这一串串数字见证着合肥市新站高新区经济实现跨越发展,城市面貌日新月异,人民获得感不断增强。一个宜居宜业的产业新城,正在合肥东北角“拔节生长”。
在中国新型显示十大园区中排名第二
众多产业发展与招商引资成功案例证明:“独木不成林”,没有配套的单个企业长不大也行不远。十年来,新站高新区围绕“链长+配套”做优文章,探索新型显示产业不断聚集壮大的发展路径和经验。
目前,新站高新区已经成为国内面板产能最大、产业链最完善、技术水平最先进的产业集群之一。这里汇聚了新型显示产业上下游企业95家,约占全市的77%,集聚从业人员达3.6万人。十年来,这里的新型显示产业的产业链本地化配套能力快速提升,以产业分类排名第一获评国家级新型显示产业集群,在中国新型显示十大园区中排名第二。
新站高新区抢抓全球新型显示产业发展机遇,在“培育龙头企业-服务重大项目-打造产业链条-构建产业集群”的总体思路引领下,用十年时间实现新型显示产业从“跟跑”、“并跑”到“领跑”。汇聚京东方、维信诺、康宁等众多龙头企业,形成液晶显示、OLED柔性显示、硅基微显示等门类齐全的“从沙子到整机”全产业链布局。
通过项目引领、产业带动,近年来,新站高新区不断构建起紧盯前沿、沿链聚合、集群发展的产业生态圈,形成协同发展典范。沿着新蚌埠路一路向北,现代化的工业厂房鳞次栉比,集成电路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新能源汽车产业展现出勃勃生机,不断培育着战新产业新生态,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目前,新站高新区已有规上工业企业达136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68家,先后荣获“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国家科技兴贸创新基地”“国家级产城融合示范区”“安徽省创新型园区”等诸多荣誉称号。
区、社区、社居委三级3232个政务服务事项一网通办
创新是开发区的内生基因。十年间,新站高新区坚持开放、创新和产业“三位一体”,从体制机制到生态营造,不断引智招才、科创育材、产业成财,以创新为市场赋能,提升市场主体数量和质量,推动产业强度升级。
新站高新区以引导传统企业转型发展、区属国资平台自建等方式加大创新载体建设,建成国家级孵化平台3家,省级3家,市级6家,孵化载体面积超15万平方米,入驻企业超700家。通过深入推进创新培育,依托主导产业优势,实行梯度培育,新站高新区已拥有“专精特新”企业69家,其中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6家。
十年来,新站高新区积极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帮助企业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建成国家级创新平台4个,省级创新平台60个。积极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着力在两化融合和智能制造上下功夫,鼓励企业建成了18个智能工厂、76个数字化车间。2021年,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经费支出同比增长67.8%,规上工业研发经费占比达到5.8%。
十年来,区属国有公司设立新站产业投资基金,通过股权直投、投贷联动、产业基金、厂房代建等方式,支持企业全生命周期发展,推动高新技术企业项目引进来,留得住、发展好。
新站高新区累计参与设立创投类、产业类、市场化基金11支,基金总规模141亿元,撬动社会资本116亿元,对外累计投放项目63个,投放资金69.63亿元。2021年,新站高新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利润率为10.6%。
十年来,新站高新区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切实把最优质服务贯穿企业全生命周期,想企业之所需,干企业之所盼。新站高新区组建专班驻企服务,解决区内企业在落户、生产、经营中的问题,让企业进得来、留得住、发展好。今年6月以来,新增4家新站高新区自主培育的上市企业,8月18日更是实现了新汇成微和翰博高新两家公司同时登陆资本市场。
在服务上做加法,在审批环节上做减法。新站高新区政务服务中心现已实现政务、税务、警务“三务合一”,进驻部门(单位)18个,设置综合服务窗口78个,提供各类审批服务事项829项,区、社区、社居委三级3232个政务服务事项实现一网通办。
值得一提的是,新站高新区还成立了新型显示、集成电路、高端装备制造、节能环保四个产业链党委,覆盖产业链上下游企业200余家,推动党建工作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互促共进,转化为创新发展的“硬动力”。
形成“三横三纵”快速路网和“七横七纵”主干路网
过去十年,是新站高新区产业发展高歌猛进的十年,也是城市建设日新月异的十年。新站高新区不断加快补齐城市配套功能,加大市政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从深冬到初夏,从规划到开工,在泥泞中跋涉,在荒地中起步,一批基础设施项目强势起步、迅速开局,奋力跑出了“新站速度”。
一路通,百业兴。今年国庆前夕,东方大道、护城路等10条市政路网顺利贯通放行。十年间,新站高新区共建设主次干道、支路网200多公里,形成了“三横三纵”快速路网和“七横七纵”主干路网。轨道交通3号线、4号线及在建的1号线延长线穿区而过,铜陵路高架、畅通二环快速路、文忠路高架、包公大道高架路桥相通。一幅“大动脉”布局在外、“毛细血管”穿插其内的交通格局呼之欲出。
十年前,少荃湖片区还是郊野水库,景观元素单一,配套匮乏。如今,环湖路网格局取代了昔日阡陌小道,文忠路下穿少荃湖底隧道连接两岸,繁花盛开、绿草如茵,秀水泱泱,环湖开发如火如荼,揽自然之美、得区位之优、有产业之利、蓄后发之势。
少荃湖片区的变迁正是新站高新区促进产城融合发展,一张蓝图绘到底的生动缩影。从框架到雏形到优质成熟,在稳步建设、接力完善和持续提升的发展路径中,见证着新站高新区城市面貌日新月异的十年。
十年间,累计教育投入超50亿,新增学位5.6万个
为了让发展实绩更有“温度”、民生答卷更有“厚度”,新站高新区不断增进民生事业福祉。过去十年,新站高新区常住人口增长129.89%,增速位居合肥市第一,大学文化程度人口更是实现了倍增。
同时,新站高新区不遗余力地布局优化教育、卫生和文体等公建配套设施,用心用情办好各方面民生实事,促进公共服务供给更加优质均衡,民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不断提升。
十年间,新站高新区累计教育投入超过50亿元,新建、改扩建中小学幼儿园项目85个,新增学位5.6万个。全区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158%,普惠率达89.6%,公办率达54.2%,基本建成以公办幼儿园为主体、普惠优质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今年,合肥一六八陶冲湖中学、合肥新站实验学校都已经改制为公办学校,按学区免费免试招生,全区优质教育资源不断扩大。
十年来,新站高新区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显著提升,就医看病更方便。全区二级以上医院从2家增加到11家,其中三级医院4家,安医大一附院北区、京东方医院先后开诊;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达130家,增长125.71%,卫生专业技术人员5631,增长230.85%,执业(助理)医师数量是十年前的5倍,居民健康防线不断夯实筑牢。
星光不问赶路人,时代属于奋斗者。在以产促城、以城兴产、产城融合的新征程中,新站高新区正以澎湃的高质量发展动能,持续书写“新一站,更精彩”的辉煌篇章。
责任编辑:邱爱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