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交通体系、文旅赋能……松江区政协委员为松江经济社会发展献计献策,干货满满
摘要:1月7日上午,松江区政协六届二次会议召开献计献策大会,听取12位政协委员代表民主党派、专委会、界别以及地区联络组提出的意见和建议。
中国发展网讯 1月7日上午,松江区政协六届二次会议召开献计献策大会,听取12位政协委员代表民主党派、专委会、界别以及地区联络组提出的意见和建议。松江区委书记程向民,松江区委副书记、区长李谦,松江区人大常委会主任赵汝青,松江区政协主席刘其龙,松江区委副书记韦明,松江区政协副主席李正、赵宏卫、金冬云、陶明、郁瑞芬,松江区政协秘书长孙剑等出席。会议由赵宏卫主持。
会上,12位政协委员代表民主党派、专委会、界别以及地区联络组,围绕本区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和涉及群众切身利益问题,聚焦常态化疫情防控,长三角G60科创走廊、松江新城、松江枢纽“三张王牌”建设,教育、医疗、乡村振兴、人文松江建设,以及提升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等方面积极建言献策。《推进花卉产业深度融合助力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关于以数字化转型赋能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建议》《进一步提高公共服务配置加快建设人民向往的松江新城》等11篇报告采取书面形式汇报。
在听取了委员们的发言后,李谦表示,委员们深入贯彻区委、区政府新一轮决策部署,紧密围绕“科创、人文、生态”现代化新松江建设,聚焦高质量发展的新蓝图,内容全面、客观、实在。接下来,区政府将继续坚持政治协商制度,有关职能部门要严格认真办理建议提案,抓实抓细抓好各项工作举措。李谦代表区政府对政协委员前期的大量调研和精心准备表示衷心感谢。
科技创新、产业发展、“五网融合”综合交通体系建设、民生事业、文旅赋能………您最关心的重磅都在这里!
《深化企业创新驱动 推动科技自立自强》
问题:企业技术创新内生动力还不足;技术创新体系内在通道还不畅;政府对企业技术创新扶持力度还不大。
对策与建议:进一步建立健全促进企业成为创新主体的体制机制;进一步建立健全“企业出题、政府立题、协同破题”的创新体制机制;进一步建立健全创新资源配置的体制机制。
《推进战新产业知识产权成果转化 助力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建设》
问题:从转化成效来看,现有科技创新成果普遍尚未带动企业经济效益;从转化条件来看,知识产权成果转化的配套机制尚未完善;从转化环境来看,面向知识产权成果转化的科技中介服务培育力度不够。
对策与建议:发挥优势,推进战新产业核心企业对中小微企业的引领,发挥辐射作用;培育生态,发展共享生产平台;组建平台,培育服务协作机制,发挥科创中介集成性服务功能优势;推进协作,探索长三角科研成果转化共享机制。
政府回应:松江要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运用多元的金融工具,构建全社会科技创新风险共担机制。聚焦科技企业全生命周期发展需求,积极发挥财政的杠杆和引导作用,打通与多元金融工具的结合,完善多层次、专业化、特色化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健全全社会风险投入的分担机制。比如,探索建立“拨投结合”“投贷联动”的市场化支持机制等,主要解决中小企业科技成果转化的资金困难。
《以工业互联网为突破 推进松江产业数字化转型》
问题: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面临困境;建设运行规范标准亟待建立;安全隐私防护体系遭遇挑战;高端人才供给需求矛盾突出。
对策与建议:助力工业互联网平台质量提升;解决工业互联网企业转型痛点;推进工业互联网校地深度合作。
政府回应:培育壮大生产性服务业方面,松江要以获评国家级服务型制造示范城市为契机,制定生产性服务业产业地图,推动生产性服务业科学布局,大力引导和发展供应链管理、研发设计、检验检测、节能环保、专业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今年,松江还将出台新一轮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通过做大做强生产性服务业,进一步做大做强松江高端制造业。
《立足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建设 加大职业技能人才培养力度》
问题:萎缩的技能人才输出与旺盛的市场需求形成反差;欠缺的课程设置与新兴的产业需求存在差异;培训补贴与培训激励契合度有待提升。
对策与建议:完善顶层规划设计,破解职业教育困境;改善职业人才待遇,提升职业教育吸引力;推进企业职业技能培训,调整职业教育补贴模式;构建常态化交流平台,促进多方信息互通。
政府回应:加大职业技能人才培养力度,松江要着眼技术变革和产业优化升级方向,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效衔接。要提升职业教育质量水平,加快建设上海科创职业技术学院、上海中华职业技术学院等高水平职校。要健全职业技能培训政策体系,在高技能人才表彰奖励、新型技师学院建设、技能人才与专技人才职业发展贯通等方面推出更多创新政策。
《以长三角综合性交通枢纽标杆的要求高标准推进“五网融合”配套交通工程建设》
问题:长三角一体化趋势下,对外辐射能级仍需提升,与高质量服务科创走廊建设尚有差距;人民城市建设背景下,公共交通服务水平仍需提高,网络融合效率与居民期待尚有差距;数字化转型要求下,智能化建设仍需加强,信息化系统的整体效率有待提升。
对策与建议:立足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要求,放大高铁时代“同城效应”,全面提升高铁松江交通能级;践行“人民城市”重要理念,持续推动公共交通服务品质,深化“五网融合”综合交通体系建设;加大智慧交通发展力度,夯实交通数字化底座,提升交通管理信息化水平。
政府回应:近期,轨道交通12号线西延伸线、沪松快速路等重大交通项目启动建设,松江新城环线方案也正在加紧制定中。接下来,要进一步完善松江联系长三角地区、中心城区以及松江内部骨干道路建设。要围绕公共交通组织体系,加快构建“中运量+骨干线+接驳线”的公交服务网络,强化换乘系统的衔接,真正提升公共交通融合度和运行效率。要强化松江枢纽长三角多式联运资源配置功能,加快石湖荡国家级多式联运物流枢纽建设,打造面向长三角国际高端供应链、服务长三角G60科创走廊、以高铁快运为特色的多式联运枢纽智慧物流港。
《高起点规划高品质建设 全力打造人民向往的松江新城》
问题:教育资源供需矛盾制约教育高质量发展;医疗事业规划短板影响新城高品质生活;养老机构设施短缺难及幸福晚年安享;体育设施不足阻碍体育产业提质扩容。
对策与建议:加强全区统筹协调,注重规划前瞻引领;完善教育资源布局,提升教育资源能级;提升医疗资源供给,完善分级诊疗制度;扩大养老设施供给,补齐养老服务短板;加快体育资源建设,发展特色体育产业。
政府回应:加大优质公共服务供给方面,松江要把松江新城打造成为引领高品质生活的未来之城、成为人民城市建设的领跑者和人们工作生活扎根的优先选项。
《全面推进“双减”政策实施 积极构建全区良好教育生态》
问题:
政府层面:对“双减”政策实施的统筹协调与推进保障等工作机制,需要不断优化完善,校外培训常态化规范与整治,需要形成合力齐抓共管,城区学校与农村学校、老学校与新学校、公办与民办学校的差距,需要创造条件努力缩小,学校的信息化智能化建设,需要加大投入落实保障。
学校层面:学生作业控量提质还要努力提升,学校课后服务的形式内容还要拓展优化,老师的负担压力过重还要逐步解决,老师对家庭教育的指导意识还要自觉增强。
家庭层面:部分家长对孩子注重学习成绩的传统观念还没有彻底改变,对“双减”政策尚有疑惑,在家校双向沟通上还显得不够主动。
社会层面:实施“双减”的思想共识有待持续深化;全面推进的良好社会氛围有待大力营造;家庭教育指导的社会公共服务有待强化支撑。
对策与建议:不断夯实政府推进保障基础;不断提高学校课堂教学质量;不断创新家校互动共育途径;不断营造“双减”良好社会环境。
政府回应:松江教育要做好优布局、强品牌、提质量三方面工作。要按照松江人口分布、产业布局方向,同步优化全区教育资源总体布局;要在去年引进华二、华师大附中等一批优质学校的基础上,引进更多优质教育品牌;要抓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打造高水平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这两个关键,持续提高学校办学质量。
《家政服务业提质扩容 为美好生活“加油”》
问题:“不够强”的困境亟待破题;“不好找”的难题亟待缓解;“不放心”的困扰亟待改善;“小家政”能服务“大民生”。
对策与建议:加强家政服务行业统筹规划;提高家政服务机构规范化管理水平;加大家政服务人才培育力度;推动家政服务进社区;数字化赋能家政行业转型升级。
政府回应:发展家政服务业方面,松江要从政策支持引导、人员培训、专业社会组织建设等方面入手,强化家政行业的规范化发展。
《平稳有序实施“乙类乙管”方案 全力做好新冠重点人群健康服务》
问题:市民对新冠病毒感染存在忧虑;个别对症治疗药物供应不足;医疗救治资源需要扩容。
对策与建议:加强属地防控,落实政治责任;加强资源配置,提升救治能力;完善社区管理,保护重点人群;加强宣传服务,增强健康意识。
政府回应:优化疫情防控工作方面,目前松江主要任务是坚持“关口前移”搞好救治,在全市率先实施分级分类诊疗,着力做好高危患者早预警、早干预、早诊治工作,尽全力保护松江群众生命健康。同时,也要着眼平战结合,加快提升基层医疗机构能力水平,推动资源力量下沉,加大专业培训力度,夯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网底”和家庭医生健康“守门人”的作用。
《推进松江新城绿环建设 打造松江新城的发展之环松江人民的幸福之环》
现状与思考:建设“五个新城”是事关上海未来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其中,新城绿环规划建设是“新城发力”的重要战略组成部分。依托“绿环”建设,松江能够贯通并串连起黄浦江上游沿岸的各个区域,并有机结合,统筹发展,带动乡村振兴、城乡融合发展,成为松江新城的发展之环、松江人民的幸福之环。
对策与建议:依托“滨江绿道建设”,打造绿色生态环;强化政策和资金支持,打造创新发展环;借力集体经济发展,打造共同富裕环;用活“网红打卡地”,打造云间魅力环。
政府回应:松江在国际方案征集基础上编制的《松江新城绿环专项规划》正在公示。接下来,将先行开展主脉贯通和重要节点建设,聚焦辰花路的彩林门户、松南郊野公园的“松江外滩”、“浦江之首”的鲈乡遗韵三个重要节点开展设计。相关部门将充分吸纳委员们的真知灼见,打造成为山水为底、蓝绿与共、人民向往的松江新城绿环。
《依托绵厚历史底蕴 提升“上海之根、人文松江”城市软实力》
问题:上海之根文化与松江新城建设融合度不够高;人文松江重点项目的推进还不平衡;科技影都建设的影响力还需进一步提升;文物保护修缮的矛盾还比较突出。
对策与建议:立足上海之根文脉传承,打造具有深厚历史底蕴的文化标杆区;聚焦精品文旅品牌培育,打造具有松江人文特质的全域旅游目的;活用历史文物资源,打造文博之府的文化新地标;加速提升影视产业能级水平,打响科技影都的文化品牌。
政府回应:促进文旅赋能新城建设方面,松江将加大重大文化项目建设,今年将启动松江博物馆新馆等文化设施建设,加快科技影都示范样板区建设。加快恢复文旅消费,重点是推动文旅商体融合发展,让文化可观、可感、可体验、可消费。塑造松江城市品牌形象,进一步深化松江的城市意象和标识符号,让城市品牌外化为松江的美誉度、内化为发展的驱动力。
《以文旅深度融合 撬动浦南地区乡村振兴》
问题:离开现代的市场经营理念,酒香也怕巷子深;缺乏一根整体开发资源的金线,大珠小珠散玉盘;没有生动故事赋予其文化内涵,蜡炬成灰泪始干;没有百姓积极参与的乡村文旅,夕阳拂柳笛声残。
对策与建议:抓好浦南地区文旅资源整体开发策划为先;组织力量深度挖掘文旅资源的文化内涵为魂;引入社会资本参与浦南文旅资源深度开发为本;鼓励本土农民积极参与文旅资源的开发与运作为基;加强浦南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利用为要。
政府回应:乡村振兴工作的核心就是要把现代服务业与乡村振兴相融合。接下来,松江将对浦南地区文旅资源进行整体规划、整体开发、整体营销,引进适合松江乡村发展的文旅产业。同时,还将围绕宅基地改革、农民相对集中居住持续做好相关工作,解决好农民最关心的问题。
另外,针对政协委员们普遍关注的关于提高养老服务质量方面问题,现场专门做了回应。
政府回应:提高养老服务质量方面,松江将建设多层次的养老服务体系,加强区级福利院公建民营跟踪管理,完善社区嵌入式养老模式,不断满足差异化、个性化养老需求。
(王颖斐/文)
责任编辑:倪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