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江泖港镇:产业有活力 乡风展新颜
摘要:2022年的最后一天,上海市松江区泖港镇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项目开工,这是该镇以土地整治为抓手,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现高质量发展过程中,迈出的又一重要步伐。
中国发展网讯 2022年的最后一天,上海市松江区泖港镇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项目开工,这是该镇以土地整治为抓手,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现高质量发展过程中,迈出的又一重要步伐。
自2020年5月启动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工作以来,泖港镇以科学规划为前提,在黄桥、腰泾、胡光、范家和泖港五个行政村的16.4平方公里区域内开展试点,综合整治农用地、建设用地,保护修复乡村生态,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促进耕地保护和土地集约节约利用,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未来,我们将突出‘浦南绿色发展实践区’定位,以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导向,加快建设‘生态、宜居、美丽’现代化新泖港。”泖港镇党委书记杜劲松表示。
现代农业蓬勃发展
走进位于泖港镇的多吉利德农业科技(上海)有限公司,记者在全程自动化农场的播种区看到,流水线正在自动进行基质填充、压穴、播种、喷淋等操作,以10秒钟每箱的速度完成标准化种植后,菜苗由传送带送入码垛,再由机械臂稳稳放入恒温育苗架。公司总经理马强介绍,通过室内的环境监测控制平台可调节人工光源、温湿度、通风等,为菜苗生长营造适宜的环境,每小时可培育500盘蔬菜苗。
近年来,泖港镇坚持向改革要动力,向创新要活力,实现了现代农业的蓬勃发展,壮大了集体经济,也激发了乡村振兴的内在活力。
为做优做强绿色松江大米产业,泖港镇组建了4家优质稻米产业化联合体,签约面积达12046亩。同时,推进农业科技现代化先行区共建及上海市粮食绿色高质高效示范方创建,完成国家级绿色稻米产业强镇及配套项目建设,配备了集仓储、保鲜、烘干等功能为一体的绿色稻米及农产品存储、分拣包装中心。此外,泖港镇还在全镇5415亩绿色蔬菜保护区积极开展“机器人种菜”、农业种子研发等项目,并形成了企业直达农户产销联盟。
乡村面貌焕然一新
去年11月19日,泖港镇2022年度集中上楼安置抽签定房仪式举行,完成112户抽签名单公示、133套房型搭配确认。此次安置房源为佘北大居的木荷苑,安置房源面积从54平方米到98平方米不等。居民沈斌一大早就赶到抽签现场,如愿抽到了心仪的楼层。
近年来,泖港镇农民改善居住条件的愿望强烈,为此,自2020年起,泖港镇分年度分批次推进农民进镇上楼居住,已累计安置235户292套房源,并完成现房交付。“十四五”期间,泖港镇在集镇区西侧规划78.6亩建设用地,用于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总建筑面积14.5万平方米。“2023年,泖港镇将继续面向全镇推进农民集中上楼安置,满足群众保留乡愁记忆、改善居住条件的需求。”泖港镇镇长黄建春说。
村民的居住条件改善了,村容村貌的提升也要跟上。围绕“美农宅、美庭院、美农田、美路网、美河道”的“五美”目标,泖港镇对辖区内10218户村民开展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形成朱定村“彩虹路”、曹家浜村“红色文化路”等特色鲜明的整治成果。同时,在全区率先完成全镇整建制村庄改造,成功创建11个区级美丽乡村示范村,市容环境卫生质量自2017年以来连续保持沪郊街镇首位。
文明乡风蔚然成风
第四届泖港镇田园艺术节上,村民们走上舞台,表演以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为主题的沉浸式话剧,一旁的“田园市集”展示了扎染、糖画、草编等民间艺术项目,宣传推广泖港特色企业及农文产品。以城乡融合、全民参与的形式传播乡村文化艺术,展现党建引领下乡村振兴取得的丰硕成果,如今,泖港镇田园艺术节已成为浦南地区用艺术助力乡村文化振兴和文旅融合的样板活动之一。
除了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创作,泖港镇还深入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推出“泖田铛铛车”便民服务项目,19个村居级实践站建立了区级新时代文明实践信息操作平台,开展各类主题活动和常态化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项目共计864项。与此同时,“泖港榜样”系列评选通过道德讲堂、榜样长廊、文艺作品等各类宣传形式,扩大示范引领作用,形成见贤思齐、崇德向善的浓厚氛围。(杨舒涵)
责任编辑:倪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