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江方松街道:用“针”功夫“绣”出美好家园
摘要:社区是城市治理体系的基本单元,“上面千条线,底下一根针”,很多工作都要靠社区去完成。上海市松江区方松街道作为一个建成区,下辖32个居委会、67个住宅小区,不到15平方公里的土地面积上,常住人口超14万人。如何下足“针”功夫,找出社区治理最优解、让城市更宜居是街道面临的挑战。
中国发展网讯 社区是城市治理体系的基本单元,“上面千条线,底下一根针”,很多工作都要靠社区去完成。上海市松江区方松街道作为一个建成区,下辖32个居委会、67个住宅小区,不到15平方公里的土地面积上,常住人口超14万人。如何下足“针”功夫,找出社区治理最优解、让城市更宜居是街道面临的挑战。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提升社会治理效能。”近年来,方松街道坚持党建“打头阵”、制度“聚人心”,充分激发居民自治热情,逐步探索出一条“多方参与、责权明确、有效协同、运转高效”的方松社区治理新路径。
加强党建引领 筑牢治理“桥头堡”
“去年疫情期间,幸好有社区帮忙解决父亲就医问题。”在宁波工作的上海市民钱小虎回忆称,“我的父亲钱树德居住在方松街道德邑小城,因患肾病需要定期血透,但我和妹妹都不在上海。”正当钱树德焦急万分的时候,接到了德邑居民区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张先明的电话。“社区给我安排了党员李光华提供帮助,还安排了车辆,让我别担心。”钱树德说。
居民急需就医配药,我来接送;老人独居在家,我来关爱;大批快递不断涌来,我来分发……在“疫情大考”面前,党员成了社区治理的“桥头堡”、居民的“主心骨”。“打赢大上海保卫战期间,方松街道有6000多名党员志愿者携手战疫,筑起了疫情‘防护墙’、打通了群众‘办事路’、构建了服务‘支撑点’,赢得了社区居民们的信任。”方松街道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主任葛虹表示。
调动共治热情 争做治理“主人翁”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增强城乡社区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的实效。”面对纷繁复杂的社区治理事项,方松街道汇聚多元主体,握指成拳,一道推进社区综合治理。
“有了电梯,进出方便多了,以往去超市都不敢多买东西,买多了拎到楼上都费劲。”家住赛杰苑小区的夏金梅指着新加装的电梯笑着说。
成功加梯并非依靠居委会来“拍板”,而是居民说了算。“我们走访发现,5、6层居民有明显需求,4层有需求,但不强烈,3楼及以下是协调的‘难点’。”昌鑫花园居民区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张峰介绍,他们让居民牵线做邻居思想工作,对于政府补贴、房屋安全问题等顾虑,则邀请区、街道职能部门相关人员现场答疑。有了“邻里情”的桥梁,加梯不仅开工顺利,还提前形成了“电费轮流出、保洁轮流做”的后续电梯管养机制。
除了调动居民的社区治理积极性,方松街道还发动社会组织的力量参与社区治理。“围绕‘社区—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居民’搭建社区协商议事平台、汇集居民需求、整合社区资源,形成协同共治机制。”方松街道自治办主任朱湘表示,辖区内社会组织数量已经发展到近200家,服务领域涉及为老助困、社区综合服务、青少年服务等,成功打造了“社区+商圈”“社区+景区”“社区+邻里中心”等方松“社区+”治理模式。
严格建章立制 撑起治理“硬保障”
“这样修剪树木是不是过度了?”2月17日,在泰晤士小镇,街道职能部门、社区、居民三方参与的联席会议上,肯辛顿小区居民对树木修剪提出了疑问。“这是其他地方的修剪照片,你们比对一下,看看我们修剪得是否合理,我们也来听听居民们的意见和建议。”方松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队相关工作人员现场回复说。
“我们每两周开一次联席会议,邀请公安、绿化等相关职能部门和小区业委会、物业一起参会,社区问题大家共商共议共决。”泰晤士小镇居民区党支部副书记、社区服务站站长姚丽丽表示。
此外,街道居民还可在“家门口”享受行政争议方面的解答、指引等服务。去年,全区首家行政复议基层受理服务点在街道公共法律服务站设立,打通行政复议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街道居民就行政争议提起申请后,我们及时提供法律咨询等服务,全力将行政争议化早化小。”方松司法所相关负责人表示。(韩海峰)
责任编辑:倪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