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江残疾人事业发展走在全市前列
——推岗促就业、兜底保基本、文艺润心田,为残疾人撑起一片温暖晴空
摘要:5月21日是第33次全国助残日,今年的主题是“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和关爱服务体系,促进残疾人事业全面发展”。残疾人是社会中的弱势群体,既要关注到他们生活上的困难,也要关心到他们精神上的需要,帮助他们依靠自己的能力融入社会。
中国发展网讯 5月21日是第33次全国助残日,今年的主题是“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和关爱服务体系,促进残疾人事业全面发展”。残疾人是社会中的弱势群体,既要关注到他们生活上的困难,也要关心到他们精神上的需要,帮助他们依靠自己的能力融入社会。多年来,松江残疾人事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始终走在全市前列。
提升学历技能 拓宽就业渠道
松江区目前共有各类持证残疾人25287人。由于身体不便,他们在生活、就业中承受着健康人无法想象的艰辛。为了鼓励他们提高学历和技能水平,更好地融入社会,仅去年,松江区残联就为10名考取全日制高校的残疾学生,发放一次性奖励补贴10万元,为29名残疾大学生和10名困难残疾人家庭子女发放助学补贴24.04万元。
疫情对残疾人就业带来一定影响,但面向残疾人推岗就业的服务并未断档。家住九亭镇的小柴去年大专毕业,找到自己胜任的工作并像健康人一样靠双手获得收入是他的夙愿。在九亭镇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工作人员走访十多家企业后,其中一家企业被工作人员和小柴的精神感动,录用了小柴。在签署劳动合同那一刻,小柴感到自己真正融入了社会。
据了解,松江区残联还连续多年与区国资委联合推出国有企业招录残疾人专场招聘会,为残疾人提供了精准就业帮扶服务,今年该活动还将继续开展。目前,全区共有具备就业能力且拥有就业愿望的残疾人5045人,其中已就业4937人,就业率达97.86%。
解决生活困难 倾听建议心声
近年来,松江区将为困难残疾人排忧解难的具体措施落实到社会各项保障制度上,并结合全国残疾预防日、全国爱耳日、世界精神卫生日等,开展形式多样的残疾预防与康复宣传活动。足部老茧在老年群体中十分常见,残疾老年人行动不便,许多人的双脚更是因堆积了大量死皮而斑驳不堪。5月16日,莱顿小城开展“为老送‘足’福公益扦脚”活动。残疾人王阿姨参加后说:“平时一走路就疼,但又没办法清理,只能忍着,这个扦脚服务真是送到我心坎上了。”
去年疫情期间,全区重点关注一户多残、老养残、孤残、重残、独自生活无人照料、低保低收入家庭、精神类残疾人,建立了基本生活保供、看病配药、护理用品、新冠肺炎确诊等诉求清单,24小时畅通诉求解决通道。
前不久,松江区残联组织了残疾人代表走上大街小巷,邀请他们体验松江的无障碍设施,从自身角度提出改进完善建议。收到建议清单后,不少场所都表态残疾人是不可忽视的社会成员,将结合自身情况尽快改建。
文艺浸润心田 体育强健身心
为丰富残疾人居家精神文化生活,彰显残疾人自强有为风采,近年来,全区上下围绕全国助残日、上海助残周组织开展了艺术汇演、无障碍电影“社区阳光院线”、温暖同行等一系列活动,增进社会各界对残疾人的理解和关爱。广大残疾人也通过不同契机,表达着对生活、读书、学习的热情。
东园剪纸队是一支由15名残疾人学员组成的团队,指导老师是区剪纸非遗传承人曹才娟,她也是一名残疾人。剪纸队每周上一节课,开班一年多来学员们风雨无阻。学员小沈从小喜爱手工,他创作的作品深受亲友欢迎。“有时大家还会让我教,这让我特别有成就感,原来我也能有自己的特长。”小沈说,班上同学们都很优秀,作品曾多次参与展览、爱心义卖活动。除了发扬兴趣爱好,松江还积极鼓励残疾人通过非遗项目就业增收。车墩镇画生香书画社是松江首家上海市残疾人参与非遗保护试点就业单位,招聘残疾人学员参与创作丝网版画,不仅丰富残疾人的精神世界,也弘扬了中华优秀非遗文化,还拓展了就业渠道。
据了解,去年,松江区还组队参加了全国残疾人线上旱地冰壶比赛、第12届残疾人健身周上海活动、市第十届残疾人运动会融合电竞赛决赛等,令参与者收获颇多。(张小小)
责任编辑:倪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