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应:风起云间 澎湃长三角
摘要:开走廊、破边界、筑平台,长三角G60科创走廊这一战略谋划,势如浩荡长江水,从浦江之首到太湖之滨,由钱塘江岸至巢湖之畔,联东贯西,潮涌一市三省九城。
中国发展网讯 一只蝴蝶轻摇羽翅,可能引发地球另一端的气象变化;一段波澜壮阔的征程,往往也源于一次发展路径的科学抉择。
松江素有“云间”之别称,亦有“浦江之首”之美誉。所谓云间,自有登高致远观天下的凌云之志;谓之江首,当有勇立潮头唱大风的弄潮豪情。
时间回溯到七年前,风起松江——
开走廊、破边界、筑平台,长三角G60科创走廊这一战略谋划,势如浩荡长江水,从浦江之首到太湖之滨,由钱塘江岸至巢湖之畔,联东贯西,潮涌一市三省九城。
倏忽七载,当初的抉择已孕育出协同高质量发展的勃勃生机。
观澜松江——
科创驱动发展的效应充分彰显,研发强度超7%,市场主体达24.2万余户,成为上海高端制造业主阵地和科创中心重要承载区。
经济发展创造逆势飞扬新奇迹,“十三五”期间,地方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2.4%,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2%,一系列核心和先导性指标走在上海前列。
战略空间实现开创性突破,战略纵深由604.64平方公里扩大至7.62万平方公里,从上海西南一隅蝶变成面向长三角的上海西南门户。
听潮九城——
区域一体化足音铿锵。距离“缩短”,壁垒攻破,标准统一……九城市基于全局战略不断打通“经脉”,让各类要素在更大范围畅通流动。
高质量发展凯歌高亢。从基础设施到公共服务,从产业集群到创新协同,九城市各扬所长,补短板、锻长板,勇当科技和产业创新开路先锋。
大江奔流去,风鹏正举时。一廊九城协同发展的动力澎湃激荡,已成为推动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向制度集成要改革效应
推动区域一体化走深走实
区域协同发展,关键在协同,而协同的支点在制度供给。
在位于G60科创云廊8号楼的办公室里,来自九城市的工作人员正在面对面办公。拿走原有的行政隔板,推动实现不同行政区域、不同部门工作人员常态化合署办公,得益于创新策源地松江主动破题。
早在2018年,松江就牵头成立长三角G60科创走廊联席会议办公室,探索跨行政区域合作和协调联动。在其他兄弟城市的鼎力支持下,这一构想顺利落地实施。从首批九城市不同职能部门的28名工作人员,到去年底,各成员单位已累计派出五轮共134名工作人员到岗履职,开展统筹协调工作,确保了联席办的实体化运作。
地方探索开新河后,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央地联动”工作机制也旋即落地。2019年,科技部会同国家发改委、工信部、中国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证监会、沪苏浙皖科技部门和九城市政府,成立了推进G60科创走廊建设专责小组,作为议事协调机构,持续有序推进G60科创走廊建设重点任务落实。
在“央地联动、区域协同”工作机制下,一批工作制度相继出台——
央地层面,出台《推进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建设专责小组工作规则》《推进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建设专责小组办公室工作规则》等工作制度,研究提出走廊建设的重要规划、重要政策、重要项目、重要研究和年度工作安排等。
区域层面,制定《长三角G60科创走廊联席会议工作制度》《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建设报告评议制度》等工作制度,形成联席会议、要素对接、高质量一体化发展合作研究和成果发布、组团参加进博会、专题会商等机制。
机制创新是一项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的系统工程,决定着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协同发展的成色。松江坚持从全局谋划一域、以一域服务全局,牵头兄弟城市不断探索并推出一个个精准制度创新和有效制度供给——
建立G60九城市人大工作交流合作机制和政协共商共建协作机制,组建九城市人大代表企业和政协委员企业联盟,推动开展全方位深层次交流合作;
成立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创新研究中心,着力打造政策研究中心、金融赋能中心、要素配置中心、创新合作中心;
培育高效便捷的政务服务生态,九城市试点长三角政务服务“一网通办”;
构筑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实体化运作全国首个跨区域知识产权行政保护协作中心,发布长三角G60科创走廊重点商标保护名录;
打造众人青睐的人才发展生态,通过打造国家移民政策实践基地、建设产业人才协同中心、轮值举办G60人才峰会和联合开展高层次人才培训,聚天下英才共建共享人才新高地……
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协同发展的过程,也是九城市通过自身实践为全国改革探路的过程。
打破壁垒,强化制度精准创新和有效供给,确保了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协同高质量发展若网在纲、有条不紊。松江敢于先行先试、敢破敢立,探索区域一体化发展的制度体系和路径模式,引发九城市极大共鸣。正是在这样的共鸣中,逐渐推动形成共商、共建、共享、共赢的跨区域协同发展格局,也为全国区域一体化发展提供了示范。
向产业协同要发展空间
共建共享世界级产业集群
促进各类产业要素自主有序流动,不仅是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改革的重要任务,也是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
6月初,国产大飞机C919一飞冲天,开启常态化商业运行。这让国人备受振奋,而令九城市深感为傲的是,长三角G60科创走廊的航空航天产业链,也一同伴飞国产大飞机逐梦蓝天。
“衷心感谢长三角G60科创走廊联席办积极组织九城市企事业单位参与大飞机产业链供应链建设……”自2020年双方携手产业链合作以来,每逢C919突破关键节点,中国商飞都会发来感谢信。
截至目前,九城市已有上千家企业纳入大飞机供应商储备库,为大飞机装机设备领域输送的合格及潜在供应商增幅超过40%。加强要素精准对接,推动与中国商飞、中芯国际、腾讯等头部企业的区域产业协作,在这条大走廊上屡见不鲜。
行棋观大势,落子谋全局。九城市产业基础厚实,又各有优势。长三角G60科创走廊以系统思维进行全局性谋划,将各自优势变为整体优势。2021年,九城市联合编制的《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十四五”先进制造业协同发展规划》出台,从规划层面引领各城市重点产业协同、错位发展。
以集成电路产业为例——
松江聚焦做大做强设备材料、设计、封测三位一体的产业格局;
嘉兴围绕“核心企业—关键领域—重点产品”,壮大集成电路配套产业;
杭州以设计业为突破口,重点发展特色工艺技术等;
金华做好国产通用芯片的研发、制造和推广;苏州重点发展IP融合通信芯片和MEMS产品;
湖州、宣城以应用和配套拉动集成电路产业发展;芜湖重点发展射频器件和功率器件;
合肥聚焦高端通用芯片、材料和装备、第三代半导体等领域。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九城市既各扬所长,又串珠成链。统筹协调跨区域产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核心领域的一条条关键产业链被打通——
通过产业链贯通推动集成电路产业协同发展;通过价值链互补推动生物医药产业协同发展;通过供应链对接推动航空航天产业协同发展;通过数据链开放推动数字产业协同发展;
通过创新链整合推动未来科技产业协同发展……走马一廊九城,产业合作“鼓点密集”,一批跨区域产业要素对接平台相继落地——
看松江,牵头成立人工智能产业联盟,集聚九城市首批成员单位139家,携手推进人工智能赋能“万物互联”;
看苏州,牵头成立集成电路产业联盟,集聚九城市首批成员单位44家,合力推动长三角地区集成电路产业基础科学、技术科学和工程技术的协同发展;
看金华,牵头成立新材料产业技术创新联盟,集聚九城市首批成员单位83家,并肩向新材料高端化、量产化、全球化进军;
看芜湖,牵头成立机器人产业联盟,集聚九城市首批成员单位138家,抱团做大做强机器人产业万亿市场……
一浪接着一浪,平台搭建、产业协作争先恐后。物联网、光电光伏、生物医药、金融科技等合作示范园区接连挂牌成立。截至目前,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已成立产业联盟16个、产业合作示范园区13个。
在政府“有为之手”和市场“无形之手”协同发力下,长三角G60科创走廊产业链上下游主体集群成势,园区载体、金融机构、创新人才等各类产业要素充分涌动,逐渐构筑起区域联系紧密、产业配套完善、创新协同高效的产业组织体系,全面提升了九城市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和参与国际竞合的能力。
亮眼的“成绩单”,是协同高质量发展的最好佐证。长三角G60科创走廊自启动建设特别是纳入国家战略以来,九城市对全国的贡献度加速提升,GDP从1/16上升到1/15,市场主体从1/18上升到1/15,高新技术企业从1/12上升到1/8,进出口额占全国1/8。
同心“破圈”、同向“破浪”、同行共进的一廊九城经济发展动能澎湃。
向金融赋能要市场活力
促进产融合作共生共荣
“经济是肌体,金融是血脉,两者共生共荣。”金融血脉通,增长才有力。
“免抵押、免担保,单一客户信用贷款额度最高可至1亿元……”这款名为“G60科创贷”的银行金融产品,是江苏银行专为长三角G60科创走廊科创企业量身定制的特色金融产品。
“贷款额度大、审批速度快,是我们企业茁壮成长的‘及时雨’。”上海明品医学数据科技公司凭借“G60科创贷”,多次获江苏银行授信额度超千万元,这为企业发展初期持续加码研发投入添了“一把火”。
放眼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在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发布的《金融支持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综合服务方案》的支持下,九城市以区域经济一体化为依托的供应链金融建设风生水起,汩汩金融创新产品清流流向蓬勃发展的实体经济——
聚焦融资难,启用G60科创走廊综合金融服务平台,成立G60金融服务联盟,创新推出科技履约贷、园区贷、创业贷、人才贷等各类金融产品67款,九城市授信企业总计6.4万家,授信总额4.7万亿,信用贷款累计投放6900亿元,为1.68万户企业提供纯信用贷款支持;
聚焦融资贵,加大供应链金融创新力度,主动对接政府风险基金、引进担保公司,与政府、担保公司实现风险共担,再贷款支持总金额5980亿元,惠及企业2.69万户;
聚焦不适配,推动合作银行充分发挥集团综合经营、牌照齐全、国际化程度高等优势,提供引入战略投资基金、基金投资、投贷联动等多种形式金融服务,落地投贷联动企业8260户……
背靠上海国际金融中心,打造更优金融服务生态,松江有着天然土壤和资源禀赋。策源地松江引领一廊九城股债并举,大力提高直接融资服务实体经济的比重。
精准对接科创板注册制改革——
动态化建立优质科创企业“蓄水池”,动态调整300家拟上科创板企业储备库,形成拟上科创板企业“精准辅导+科创属性+联合推荐”机制;
全方位打造科创板上市G60培育体系,常态化为九城市科创企业提供上市、融资融券、债权、股权、融资租赁等全方位金融服务;
多层次打造G60科创板上市生态圈,发布《科创板白皮书2021》,成立G60科创板企业家联盟,举办上市公司走进G60,充分发挥资本市场对“三先走廊”建设的重要支撑作用。
深入推进九城市“双创债”发行——
发行全国首单债券市场“长三角一体化”创新金融产品;
发行全国首单绿色双创防疫债券;
发行全国首单知识产权质押双创防疫债……
金融棋活,全盘皆活。在一市三省金融监管部门的支持下,长三角G60科创走廊构建起债权、股权、基金、上市等联动的金融服务生态,为科创企业提供全牌照、全产业链、全生命周期的金融服务,“六位一体”的金融服务体系。“金融活水”的源源注入,激活了区域协同高质量发展“一池春水”。
向科技创新要先发优势
共育国际一流创新生态
科技赋能发展,创新决胜未来。区域协同高质量发展必须要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培育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恭喜!260万元成交!”5月下旬,长三角G60科创走廊第五届科技成果拍卖会在松江举行,经过多轮竞价,来自宣城的科技成果——“高分散性纳米氧化铝的非水溶胶凝胶制备方法”一槌定音。
数据显示,今年科拍会累计成交额近110亿元。回顾5年前的首届科拍会,成交额仅1亿元。从1亿元到110亿元的大幅跃升,充分展现了G60科技成果转化长效机制的生命力,也折射出九城市协同高质量发展特别是加速创新成果转化落地的坚实步伐。
共聚创新力,同下一盘棋。九城市合力共育国际一流创新生态。
让创新成果加速转化——
设立转化基金,在科技部支持指导下,九城市市政府与社会资本共同出资基金,设立长三角G60科创走廊科技成果转化基金,总规模超100亿元,支持跨区域项目,承担国家科技成果转化战略任务;
集聚转化要素,设立包括上海临港松江科技城在内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基地11个(首批),共储备项目2700多项;
加强转化服务,搭建国家知识产权国际运营(上海)平台等36家单位组成的G60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基地矩阵,开展常态化转移转化;
拓宽转化格局,运用“G60科创云”微信小程序等各平台,以及建设43家G60科创路演中心联合体等载体,加强科技成果供需对接,加快推动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应用。
让创新要素破壁流动——
组建长三角G60科创走廊高水平应用型高校协同创新联盟,实现9所G60高速公路沿线高校、50门优质课程互选互认,以市场化方式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促进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紧密衔接;
推进九城市科学仪器开放共享和创新券互认互通,联席办联合上海研发公共服务平台,依托长三角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推进科技创新券跨区域通用通兑:
建设跨区域产业协同创新中心,形成“研发在上海、生产在苏浙皖,孵化在上海、转化在苏浙皖,前端在上海、后台在苏浙皖”的科创及产业合作模式。
让创新之火燎原成势——
高水平基础研究力量持续聚焦,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九城市共聚集国家和省级重点实验室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262个、高等院校196所;
原创性、引领性区域协同创新成果持续涌现,国际医药港建设、航空器高强度轻合金研究制备等首批19个合作项目取得实质性合作进展,39个“卡脖子”工程和颠覆性技术方向编制产业链核心技术攻关清单,涌现出300mm和450mm单晶硅晶体生长系统、光刻胶、量子通讯、新型航空动力辅助装置等重大原创性成果,填补了国内急需领域多项空白;
卓越科创生态,激发澎湃创新活力。自启动以来,九城的PCT(国际专利)申请数增长1.6倍,占全球比重2.85%;九城市总体研发强度达3.55%,远超全国平均水平,特别是在创新策源地松江,研发强度更是超过7%;高新技术企业数从1.49万家增长到4.42万家。
回首来时路,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聚焦“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开创了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波澜壮阔的地方实践,已成为推动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凡是过往,皆为序章。
数年前的《G60科创走廊松江宣言》言犹在耳,如今,九城市共同发布的《长三角G60科创走廊科创生态宣言》再次敲响了激昂的奋进鼓点。同心、同力、同向、同行!放眼未来,长三角G60科创走廊这一国家战略平台将锚定“三先走廊”战略定位,以及基本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创走廊和我国重要创新策源地建设目标,积厚成势、乘势而上,书写更加精彩的华章!(韩海峰 朱俊辉)
责任编辑:倪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