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发展网

首页
|
G60资讯
|
松江新闻
|
九城风采
|
政策服务
|
产业投资
|
招才纳贤
|
关于我们

松江入选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

——继获得全国农业现代化示范区等一批“国字号”荣誉后,松江区乡村振兴工作再结硕果

摘要:事实上,自2019年以来,松江乡村振兴各项工作持续走在全市前列,先后获得全国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全国农业科技现代化先行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集体、全国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示范县等一批“国字号”荣誉。

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讯 刘芮孜 记者邱爱荃报道 聚焦浦南绿色发展实践区建设,近年来,松江以绿色田园、美丽家园、幸福乐园“三园工程”为重要抓手,切实加强顶层设计,建立健全工作体制机制,为着力解决“三农”短板,破解城乡融合发展瓶颈,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松江答卷”。日前,农业农村部公布2023年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创建单位名单,松江区榜上有名,成为全国百家乡村振兴示范县之一。

事实上,自2019年以来,松江乡村振兴各项工作持续走在全市前列,先后获得全国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全国农业科技现代化先行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集体、全国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示范县等一批“国字号”荣誉。此外,2022年,根据中国农业科学院和中国农业绿色发展研究会联合发布的《中国农业绿色发展报告2021》,松江区农业绿色发展指数全国第一。

农业为基,端牢“中国饭碗”

培育发展壮大农业,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一环。松江是上海农产品主产区,肩负着保障松江乃至上海“米袋子”“菜篮子”“肉盘子”的重要责任。十多年来,松江区粮食种植面积始终保持稳定,亩产连续四年全市第一,菜田面积常年稳定在8500亩以上,绿色菜核心基地面积3000亩以上。生猪存出栏量持续位居全市前列,能繁母猪存栏量突破1万头。

松江持续深化的家庭农场模式,成为推进乡村振兴、实现产业兴旺的典型模式,形成了大米、生猪两条全产业链。在实现包括良种培育、绿色种植、机械化生产、烘干加工、贮藏等在内的松江大米全产业链发展的基础上,探索组建了“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优质稻米产业化联合体,实行“一体化、抱团式”发展,推动“卖稻谷”向“卖大米”转变。至今,14家联合体带动农户320户,累计签约优质稻6.1万亩,户均增收5万余元。

同时,松江区依托畜牧业龙头企业松林集团公司,建设了母猪繁育、饲料生产、生猪养殖、屠宰加工、市场销售为一体的全产业链,创新以“公司+农场”布局种稻与养猪相结合的种养结合生态循环模式。目前,全区建成种养结合场91家、规模化养猪场5家,占全区生猪上市总量的90%以上。

文旅融合,绘就“诗和远方”

乡村旅游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文旅融合能够有效丰富乡村旅游的内涵,实现产业高质量发展。

浦江六镇一年四季百花绽放,风景如画,水净、气净、土净的独特生态美景不仅吸引了动植物栖息,也赋予浦江六镇优越的生态资源。今年,松江结合六镇乡村生态资源禀赋、文化资源禀赋等核心优势,持续推进文旅深度融合,赋能乡村振兴,深耕厚植松江乡村旅游“泖田谷”产品体系。通过精心布局,浦江地区的美丽乡村、田园生态、精品民宿、非遗文化串珠成链,一条条颇有特色的农村休闲旅游路线,为游客提供了更多美好生活方式的新体验,也让浦江六镇成为市民游客的必游之地。

依托原生态“圈粉”城市居民的同时,松江也在积极挖掘休闲农旅资源,以观赏、采摘、品尝、体验、科普、娱乐、康养等为主题,打造农民丰收节、泖港田园艺术节、石湖荡农耕文化节等具有特色的农事活动、文旅节庆活动。因地制宜推动三产深度融合,做活复合型乡村休闲经济,让田园变景区,农房变客房,农特产品变生态旅游商品,由表及里、形神兼备全面提升,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安居乐业,打造“美丽家园”

乡村振兴离不开生态宜居,良好的人居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松江坚持以优化乡村空间布局为引领,加快补齐农村发展和民生短板,在充分尊重农民意愿的基础上,始终把农民相对集中居住作为乡村振兴的“牛鼻子”全力推进。

通过进镇上楼、平移、宅基地有偿退出等多种模式,实施农房风貌改造提升,村民居住条件得到明显改善,花海、水乡、稻田、民居浑然交错,为在保留村内居住的村民打造一个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幸福乐园。同时,率先建立城乡融合的农民社会保障体系,实行老年农民退地养老保障,发放老年农民土地退养补助金。

2019年开始,松江便陆续以项目化的形式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优化工程,基本实现了生态环境美、特色人文美、田园风光美、河道水系美、行为习惯美的农村人居环境目标,成功创建20个市级美丽乡村示范村,2021年被评为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

在守好“三农”基本盘的同时,松江着眼于产业发展,通过与国盛、光明、临港集团等国有企业和转转客等民营企业开展合作,构建了多层次、多样化的产业发展格局,迈出了“产业兴旺”的坚实步伐,充分保障农民就业机会,走出产村融合发展的新路子。

责任编辑:倪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