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松江人民“足不出松”享受优质医疗服务
摘要:昨天,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松江医院正式揭牌,成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第13家附属医院。松江区医疗卫生整体水平将全面提升,松江居民可“足不出松”享受到交大医学院附属医院优质医疗服务。
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讯 李天蔚 记者邱爱荃上海报道 昨天,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松江医院正式揭牌,成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第13家附属医院。松江区医疗卫生整体水平将全面提升,松江居民可“足不出松”享受到交大医学院附属医院优质医疗服务。
发挥“区校共建、院校融合”优势
不少市民或许已经注意到,如今松江区中心医院的门牌处完整写着“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松江医院”,原本缀在末尾的“筹”字已经不见。区中心医院是松江区属唯一的三级综合性医院,也是区域医疗中心、上海市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试点单位,区位优势明显。面向松江居民更加多样化的医疗需求,以及松江区医疗卫生发展的规划,区中心医院不断弥补学科特色、人才梯队、教学水平、科研能力方面存在的空缺,向三级甲等目标迈进。
松江医院通过附属医院建设,充分发挥“区校共建、院校融合”的体制机制优势。遵循综合性医院的发展规律和医学学科的特殊规律,瞄准建设一流附属医院的目标。同时,依托交大医学院各方面优质资源,区中心医院大力发展微创化特色医疗技术,深化课程改革,推进数字化教育,推动科研产业化,实现智慧化、精细化、人性化医院管理,为将松江医院建设成为医教研管协调发展的现代化医院提供科学引领。“在交大医学院的支撑下,医院的人才建设、学科建设、发展规划等都上了一个台阶。”松江区中心医院院长林炜栋介绍说。
研究院科学家牵手临床医生
对标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的目标,向着具有现代化特色的区域医疗中心不断发展。2022年,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松江研究院正式运行,组建由中国科学院院士段树民领衔的高水平脑科学PI团队,又在今年成立由上海交通大学讲席教授郑颂国领衔的细胞和基因治疗研究院,致力于打造中国脑科学研发策源地和国家级科创中心。
研究院科学家牵手临床医生,持续推进基础研究和临床学科融合发展。以临床需求为导向,以科学问题为牵引,开展各类学术交流互动,促进基础研究和临床学科融合发展,以解决重大临床问题。细胞和基因治疗研究院院长郑颂国表示:“医院的提升和研究院的发展,是共生共赢的关系。”
松江研究院现有院士1名,国家杰青2名,上海市领军人才(海外)青年人才7名,签约双聘基础医学院PI12名,以及研究员、副研究员、博士后、高级实验师、高级工程师等60余名科研技术人员,形成15个脑科学研究团队,围绕神经代谢、神经免疫和神经肿瘤,初步形成从基础到临床,再到新技术的五个研究方向。依托松江研究院平台,区中心医院引入了一大批优秀人才。“以才引才、留住人才,也希望青年医务工作者能够在医院成才。”林炜栋表示。
与此同时,松江区中心医院今年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标5项,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中标4项,上海市卫健委临床研究专项中标5项。所有层级的课题,均实现了一次性中标数和中标率的双突破。
医疗技术创新成果不断涌现
今年以来,松江区中心医院临床学科已开展创新技术26项,重点病种收治率达到50%,四级手术、微创手术和新技术新项目开展数量均有明显提升。
随着区中心医院加入交大医学院附属医院“大家庭”,越来越多的专家、学科带头人加入区中心医院团队。借助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及松江研究院平台影响力,医院已成功引进6名临床学科带头人,其中包括今年4月引进的心内科主任医师侯磊和6月引进的泌尿外科主任医师温晖,他们带领各自学科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区中心医院全科医学科主任医师孙文萍表示:“患者会对我们有更高的期望值,我们医护人员也对自身有了更高的要求。”
以疾病为纽带,区中心医院在区域内建立“区域医疗中心(三级医院)-二级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三级联动服务模式,实现区域内“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其中胸痛中心、高血压达标中心质控成绩均在全市名列前茅,“腹透适宜技术下社区”项目推行后,医院腹透患者腹膜炎发生率及透析后的各项血液指标得到明显改善,更多患者享受到了“足不出松”的优质医疗服务。
责任编辑:倪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