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发展网

首页
|
G60资讯
|
松江新闻
|
九城风采
|
政策服务
|
产业投资
|
招才纳贤
|
关于我们

做好农业农村现代化大文章

——松江区代表委员热议乡村振兴

摘要:松江区两会期间,代表委员们聚焦“都市现代农业”“建设和美乡村”“促农增收”等热词展开了热烈讨论。

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讯 刘芮孜 记者邱爱荃上海报道 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做好农业农村现代化大文章。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凸显乡村经济、生态、社会、文化四大价值,将振兴乡村产业、促进农民增收摆在更加重要位置,更好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松江区两会期间,代表委员们聚焦“都市现代农业”“建设和美乡村”“促农增收”等热词展开了热烈讨论。

提高科技支撑能力

打造现代都市农业

随着上海“数智乡村振兴计划”的深入,松江农村现已实现“5G+千兆宽带”全覆盖,为农村产业数字化奠定坚实基础。应牢固树立大农业观、大食物观,发展高端农业、精品农业、品牌农业,不断满足市民对绿色优质农产品的需求,把农业建成现代化大产业。

“近年来,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农业农村数字化转型发展,通过试点和项目化推进,在村镇治理和产业驱动领域积累了实践经验,为松江区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也为特大城市实现乡村全面振兴探索了新路径和方法。”政协委员何杨阳认为,提升农业农村数字化应用,松江还有很多基础工作要做,应出台相关政策,树立导向,吸引科研院校、国资国企、民营企业等社会资源和资本聚焦农业农村,打造多元化参与的社会氛围,助力乡村振兴。

“在今年的政协报告中,涉及乡村振兴的提案达16篇,数量为近年来之最”,政协委员祝华伟激动地说,这意味着政协委员对松江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视程度在不断提升。作为从事花卉产业的政协委员,乡村振兴始终是祝华伟履职中的重要主题。今年,祝华伟围绕“加快松江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推动松江优势农产品科技成果转化”积极建言,为建设科创、人文、生态的现代化新松江作出新的贡献。

基础设施提档升级

建设宜居和美乡村

2024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一年,松江将紧紧围绕率先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这一目标,持续推进基础设施提档升级,让农民享受现代化生活品质。

政协委员张慧英认为,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应该从三个工程建设着手:推进示范建设工程,打造新一批乡村振兴示范村和美丽乡村示范村;推进环境优化提升工程,进一步巩固村庄全域清洁攻坚行动成果,继续推进多种模式的农民相对集中居住工作;通过常态化、长效化推进美丽庭院(小三园)建设、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等,让农村居住环境更加舒适。

在研读完报告后,人大代表潘新明直言,2023年石湖荡在乡村生态环境治理中苦下功夫,卓有成效。新的一年里,将奋力在建设浦南绿色发展实践区上争先创优。以深化“人居环境治理”为引领,突出“点、线、面”融和汇通。“点”上造精品,聚焦未来乡村和新时代美丽乡村建设,梯度创建一批市级、区级美丽乡村。“线”上成风景,持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优化提升,实施村庄“微改造”,建成一批具有乡土风情、承载乡愁记忆、展现现代文明的美丽宜居新农村。“面”上出形象,统筹黄浦江、田园、泖岛等资源,坚持规划引领、分类实施,打造“江南水乡”田园风光。

打好致富“组合拳”

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乡村振兴,既要全面引才,也要用心留才。近些年,上海在深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通过政策性创新,激励了一大批优秀人才走向农村一线,有效促进了城乡融合、资源要素流通。

“人才流向乡村,带来新变化和新影响,要高度重视他们对推动上海乡村振兴作出的重要贡献,同时,也要高度关注这些已经留在乡村的人才在生活、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困惑。”政协委员贾佳认为,应积极解决人才发展所困,满足其生活所需,重点考量激励人才留在乡村创新创业的政策措施,尤其考量乡村公共设施配套、居住环境、子女教育等重要的保障性措施。

乡村振兴的本质是让乡村更美丽,让产业更有活力,让村民更具经济能力。人大代表杜劲松介绍,泖港镇通过实施整治区域的零星耕地、园地、林地、其他农用地及水域进行空间置换,推进农民相对集中居住,促进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合理布局,黄桥村、曹家浜、曙光村等农民集中居住、产业融合发展的“新江南田园”初见雏形。“在建设用地总量控制下,‘减量’与‘盘活’联动,多方合作开发的临港黄桥智汇园预计将于今年开园,将为区域发展方式转型、城乡融合发展、农业农村现代化探索新路径。”杜劲松说。

责任编辑:倪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