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发展网

首页
|
G60资讯
|
松江新闻
|
九城风采
|
政策服务
|
产业投资
|
招才纳贤
|
关于我们

以基层之治夯实社会治理根基 以为民之心绘就老城魅力新景

——访松江区岳阳街道党工委书记柴亚华

摘要:时光的轴线拉至当下,老城区、老龄化等“老”字问题是摆在岳阳街道面前的社会治理“头号工程”。“螺蛳壳里做道场,老城区也能迸发新活力。”岳阳街道党工委书记、人大工委会主任柴亚华在接受访谈时信心满满。

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讯 王梅 记者邱爱荃上海报道 溯源,千年古岳阳底蕴深厚;启新,魅力新家园风采尽显。

时光的轴线拉至当下,老城区、老龄化等“老”字问题是摆在岳阳街道面前的社会治理“头号工程”。“螺蛳壳里做道场,老城区也能迸发新活力。”岳阳街道党工委书记、人大工委会主任柴亚华在接受访谈时信心满满。

近年来,岳阳街道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区委“一个目标、三大举措”发展战略布局,以人民为中心,立足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高效能治理,从基层中来、到基层中去,集智集力夯实社会治理根基,用心用情绘就老城魅力新景。

强基础:于细微处做大文章

基层是社会发展的细胞,社区是社会治理的基本单元。在岳阳街道,家不单是依靠亲情维系的物理单元,它早已延伸扩大为凝聚社区温度、推进社区善治的治理单元。2018年,街道率先制定了《岳阳街道关于推进“家+睦邻”社区治理的实施意见》,提出“家+睦邻”文化理念,将家庭与楼组,楼组与社区,社区单位、社区社会组织与社区,社区与社区,社区与街区逐一联结,打造以“家+睦邻”为主题,多种类型的居民自治和社区共治平台,探索实现多方联动的长效机制。

如今,随着“家+睦邻”社区治理项目的推进,邻里厢房、小区一角、社区单位,随处可见“家”的影子。西新苑小区就有一处建在大树下的“明星”睦邻点,不少外人将它称之为“犄角旮旯里的睦邻点”。可小区居民陈大爷却说:“这处睦邻点可不一般!大树底下不光好乘凉,还是邻里交流互动的好地方。”睦邻点虽然建在大树下,但桌椅板凳样样齐全,因为有雨棚,加之紧邻门卫室、快递点,下雨天也不冷清。每天早上七八时到晚上九十时,老人们聚在睦邻点聊天、下棋,擅长唱歌的居民们也乐意过来吼几嗓子。

“小点位大民生。”柴亚华告诉记者,类似的睦邻点在岳阳街道共有56个,其中家庭睦邻点21个、公共睦邻角30个、社区友好睦邻单位5个。这些睦邻点,无论大小,个个有特色、处处得民心。原因很简单——每个睦邻点的布局和设计都充分征求过居民的意见。以西新苑小区为例,睦邻点建设前,细心的居委会干部们注意到,居民们平素喜欢聚集在大树下聊家常,不少人还自带小板凳。于是,有人便提出因势利导在大树下建睦邻点,为居民们营造良好的聚集空间。这一想法提出后,得到了居民们的大力支持,不少居民还提出了自己的诉求、加入了设计队伍。如此一来,原先平平无奇的一处树下乘凉点有了如今的样貌。

去年7月25日,一年一度的“家+睦邻”社区文化节如期上线、贯穿一夏。与往年不同,今年的社区文化节甚至打破了睦邻友好狭隘的社区概念。辖区内50余家社会组织、公益基地、友好睦邻单位也亮相社区文化节,以公益市集、睦邻服务、项目展示等多种形式与居民面对面。各式各样的睦邻亭植入了便民服务、暖心早餐、书籍漂流、史志看点、助农创业、睦邻快闪等多种形式。在柴亚华看来,吸引多方力量参与社区治理,是“党建引领,陪伴社会组织健康发展”的生动实践,是将居民对美好生活的愿景与党建引领自治共治的有机结合,是解锁“效能密码”助力社区治理提质增效的创新举措。

添活力:创新思维共商共治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是真正的英雄。柴亚华说,提升基层治理能力务必要完善群众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制度化渠道,唯有如此,才能充分调动每一个人的主动性、积极性。

去年2月,“聚焦党建引领,对话基层治理”首场“对话”在岳阳街道开讲。“装还是不装?怎么装?费用怎么降下来?不用的话怎么拆?”一场敞开心扉的对话,将新能源车充电桩进社区、从装到拆所产生的矛盾纠结摆到了台面上。对话活动还邀请了区发改委、区房管局、区交通委等相关职能部门,街道职能科室以及书记工作室、社区达人等共同组成导师团,针对具体问题进行详细解答、给出参考建议。这样一来,社区居民不仅与公共服务责任方面对面接上了头、说上了话,围绕具体问题说全、讲深、聊透,还加入了一“桩”心事抱抱团微信群,畅通了后续咨询推进的渠道。

去年7月10日,经过多方打听、沟通洽谈、实地参观,素有“万人社区”之称的荣乐居民区与铁塔公司在红领汇久汇党群服务站签订了充电桩进社区协议,试点安装6个公共充电桩,迈出了新能源车充电桩进社区的第一步。现场,荣乐居民区党总支书记陈君英还结合前期业主征询、制定社区管理公约等,以《“桩”得容易——新能源车充电桩进社区说明书》为题进行了经验分享。

此外,岳阳街道其他居民区的居民代表也组队参与了进一步讨论。“我们有些居民就是想装私桩,但是小区有公共充电桩,这个矛盾怎么破?”“充电桩安装导致的路面破损、后期维护和意外事故发生时的保险等该找谁负责?”……面对居民的质疑,由铁塔公司、居民区党总支书记、业委会、物业代表组成的“‘桩’得容易帮帮团”当场展开“头脑风暴”,建议采用全体业主意见征询的方式,形成社区居民公约作为协调私人桩审批安装的解释依据。现场,也有居委会工作人员提出:“预约错时充电是好事,但夜间充满电以后的占位费怎么办?总不能让居民定个闹钟凌晨下去挪车吧?”针对这一痛点问题,铁塔公司项目经理桑杰当即提供了“技术支持”:“通过后台实时画面监控和数据分析,我们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自主调整占位费的设定,充分利用智能型‘综合管理桩’的特性,让充电更加安心有序。”

“一‘桩’事连着千家万户,小小的充电桩建设也是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场域,对于居民的想法,本着应听尽听的态度,再复杂的问题也能找到破解之道。”柴亚华表示,以人民群众满意度为导向,广泛收集社情民意,及时掌握群众需求,把居民需求点变为治理发力点,是岳阳街道推出基层“对话”项目的目标之一。今后,街道将继续通过“对话”平台,推动社区治理服务供给从“政府配菜”向“群众点菜定菜”转变,持续讨论、推进、解决基层治理难题。

重保障:有的放矢老有所托

统计显示,岳阳街道下辖26个居民区、近11万常住人口中,60岁以上老年人约有2.5万,老年人口占比高达25%。近年来,做好为老服务大文章也成为街道谋划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高效能治理的重中之重。

从一餐饭到一张床,样样都是关乎老有所养、老有所安的必答考题。令柴亚华感到欣慰的是,如今,位于原招商市场的市民生活服务中心已成为老年居民交口称赞的温馨家园。占地约800平方米的空间内,智慧健康驿站、便民服务、康复理疗、辅具租赁和心理咨询等各类项目一应俱全,还有配备了10张床位、10张按摩椅的日托中心。“在这里,吃饭、休息、娱乐‘一站式’到位,对我们老年人特别友好。”年近80岁的胡阿婆逢人便说,住老城区幸福指数特别高。

“为老服务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柴亚华说,去年,为打造舒适、安全、便利的养老居住环境,提升老年群体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岳阳街道启动了康佳托老所整体改造装修项目。经过长达8个月的建设,这处位于松汇小区内部的老旧托老所由内而外焕然一新,内设独立卫生间、休闲活动空间、康养式可调节床位,外部还加装了电梯。

除了固定的为老服务点,送上门的为老服务也是社会治理的发力方向。涵盖为老服务、居家养老服务、大病重病护理服务、家政服务、助残服务等民生类服务的“老来靓”老年支持陪伴服务在辖区内人气颇旺。该公益服务由岳阳社区秋起美为老服务社发起推出,服务社针对老年人常见的困难和需求,招募了一批拥有医疗、护理、心理咨询、社工、营养、康复、执业药师等医学背景的志愿者。志愿者团队不仅提供常见的居家医疗服务,还定期开展各类常见的健康宣教服务。

面向未来,柴亚华深知,老城区、老龄化,这些都是不可逆的现实。“做好城市更新是面子,创新社会治理机制、方式才是里子。”她认为,只有创新方式、激发活力,攻坚克难、久久为功,才能在破解矛盾中找到新思路、新模式,在解决问题中积累新办法、新经验。而创新的基础在基层,唯有着力抓基层、打基础,推动社会治理和服务重心向基层下移,以“基层之治”夯实社会治理根基,才能不断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水平。

责任编辑:倪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