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餐饭,托举稳稳幸福
——一体布局,一卡通吃,一键直达,一个标准,松江打造优质均衡的老年助餐服务,获评民政部典型案例
摘要: 四方食事,人间烟火,饮食就是最真切的生活。对于年迈的老年人群体来说,一日三餐不仅是基本的生活需求,更是幸福感、安全感的重要来源。
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讯 李谆谆 记者邱爱荃报道 四方食事,人间烟火,饮食就是最真切的生活。对于年迈的老年人群体来说,一日三餐不仅是基本的生活需求,更是幸福感、安全感的重要来源。
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发展,“去哪吃”“吃什么”等问题逐渐成为困扰老年人的“心头事”,老年人助餐服务也为社会所广泛关注,但见呼声愈高、需求越明。
“老百姓关心什么、期盼什么,改革就要抓住什么、推进什么”。对此,松江聚焦老年人就餐这件“民生大事”,勇于改革创新,敢于实践探索,不仅在政策改革上持续发力,科学布局、加快建设更多助餐点和社区长者食堂,还在送餐形式上大胆创新,通过数字化赋能打通老年人助餐服务“最后一公里”,推动助餐服务从“暖胃”向“暖心”过渡,不断满足老年人对于美好生活的期盼。就在近日,民政部以松江区作为实践典型案例,展示了政企合作之下,数字化赋能老年人助餐服务所取得的经验与成效。
转换视角多想一层
在“饿了么”App上轻轻一点,一顿健康可口的饭菜便能送上门。最近,家住新桥镇明中苑的计奶奶的子女通过“饿了么”远程点餐,轻松解决了老人吃饭的难题。
“关键是两荤一素的双份套餐在扣除老年人就餐补贴后,只花了28.6元。”对于眼下针对老年人的送餐上门服务,计奶奶赞不绝口,“以前自己烧的话,买菜路程远,我们老两口经常一顿烧几个菜,做一顿吃一两天,既不健康也不营养,现在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到专业的送餐服务。”
事实上,老年助餐服务既是老年人关心的“关键小事”,也是关乎千家万户的“民生大事”。随着养老模式的多元化,许多老人选择不与子女同住,由此衍生出的吃饭问题既是老人的烦恼,也是家属的牵挂。
2022年,随着新桥辖区老年助餐服务体系逐步完善,卫生放心、价格实惠的社区食堂逐渐成为居民们解决吃饭问题的好去处。“但如果遇到天气变化或腿脚不便等情况,老年人出门就餐就成为了一道现实难题,送餐上门是解决他们吃饭问题‘最后一公里’的有效途径。”新桥镇社区建设管理办公室主任张慧介绍,起初也酝酿过由志愿者配送,但考虑到新桥镇镇区面积较大,3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达到19万,其中老年人口2.6万,占14%,且居住分散,沿用传统模式很难做到全域覆盖。
问题是时代的声音,调查研究是破题之道。于是,新桥镇转换视角,坚持问题导向,以调研开路,用改革破题,将目光聚焦于当下已经高效服务于城市居民的外卖平台,试图以市场化手段解决社会性难题。
为老助餐再进一步
“只要有利于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就坚决地破、坚决地改”。在这一鲜明的改革价值取向指引下,2023年2月,新桥镇第一次和“饿了么”接触,从技术层面、运营层面进行反复探讨,成功迈出了社区送餐服务数字化转型的第一步。
2023年8月,双方正式达成合作,由“饿了么”提供“线上点餐、线下配送”双服务,“饿了么”平台向绑定的老年人助餐补贴对象每日发放“惠老助餐红包”,用于抵扣老年人就餐费用。这是首个打通了外卖平台与政府补贴的老年助餐项目,为解决老年人“送餐上门”这一刚需提供了全新方案,为政府布点的社区食堂通过数字化连接上了专业的配送服务。
改革争在朝夕,落实重在方寸。“在设计阶段,考虑到部分老人手机App操作不熟悉,我们还推出了‘孝亲行动’,可指定一名家属帮忙点餐。”张慧介绍,此外,其他社会力量也积极参与其中,临港公益基金会就在给予线上助餐资金支持的基础上,同步携手开展镇区孤老爱心助餐服务项目,为镇区部分孤老每日送上三餐。
改革有破有立,得其法则事半功倍。政府的组织能力和企业的专业能力相结合,有效满足了老年人的用餐服务需求。张慧介绍,该服务自上线以来,服务范围从周边数百米扩大到全镇,开通线上助餐配送老人达到2258名,每月点餐超2000份。
不仅如此,在线上助餐配送稳步推进的同时,新桥镇还不忘收集反馈信息,积极关注老年群众的用餐评价和居民意见,在服务、品质等方面进行了升级。“红包额度升级,从8元增加到10元,让老年群体用餐更实惠;菜品选择升级,在‘一周七天不重样’套餐和营养套餐的基础上,推出‘随心配’套餐,可以根据自己喜好想吃什么点什么。”张慧称,另外,餐盒包装升级,从原先一盒多格的餐盒换成了多盒多格的餐盒,菜量变多了,价格不变。同时,点餐界面升级,在增加“随心配”套餐后,对整个界面重新排版,版面更加赏心悦目,也更加符合老年人使用习惯。
民生实事多做一些
当然,改革创新赋予老年助餐的绝不仅仅是一顿餐食的满足感,它还体现出城市温度、彰显出城市品质,更酿就一座城市令人心神向往的“更多可能”。
近年来,松江结合“15分钟社区生活圈”建设,选址老年人口分布较多、助餐需求较旺盛的区域,通过采取公建公营模式兜底老年助餐服务、邀请本土餐饮企业运营老年助餐场所、引进市区优秀连锁助餐企业入驻社区长者食堂、依托“中央厨房”提供配送餐服务等方式,持续扩大老年助餐服务供给。区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2024年上半年,松江区已建成25家社区长者食堂、190个老年助餐点,惠及5.8万余名老人。
长者食堂等设施配套完善的同时,政策补贴方面也增添温度。当中既有对建设方和运营方的补贴,也有对就餐老人的补助。据介绍,居住在松江区的本市户籍65周岁以上困难老年人和80周岁以上老年人,每天可享受4元的就餐补贴。其他居住在松江区的本市户籍65周岁以上老年人每天可享受2元的就餐补贴。
在改革的牵引作用下,越来越多的社区“暖心”食堂,以多元模式守护着松江老年人的餐桌:九里亭街道建成“人脸识别,无感支付”的智能结算系统;佘山镇打造“按克称重,自助选餐”的智慧取餐食堂,数字化赋能让老年人助餐服务行稳致远。此外,位于中山街道的中山幸福里社区食堂由餐饮企业承接后,不仅为老年人提供多种价廉味美的套餐,还推出了具有松江特色的专供菜品,受到社区居民欢迎。同时,市区优秀助餐连锁企业也进驻松江,缘源餐饮承接运营泖港镇黄桥村社区长者食堂和车墩镇社区长者食堂,引入智慧应用场景,电子屏上显示每道菜的脂肪含量、热量等数据,让老年人“一屏观营养”。不仅如此,在松江还有部分社区长者食堂采取“公建公营”方式——方松社区食堂是方松街道运营的老牌社区食堂,自2012年起,该食堂就推出了社区老年助餐服务,帮助周边老年人解决一日三餐。
悠悠万事,民生为大。如今,在松江,在一餐一食间、一碟一碗中,老年人“舌尖上的幸福”有了具象化体现:他们或在助餐点三五成群围坐,畅享美食、谈言欢笑;或足不出户,感受着送餐上门的便利快捷。在这里,“吃得好”“吃得实惠”“吃得方便”已逐渐渗透进了老年人简单的日子里,生活的惬意也在不经意间日益弥漫,久久不散。
责任编辑:倪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