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名嘴”走进现场蹲点调研写答卷
——用脚步丈量云间大地,讲好云间大地上最新鲜的理论实践故事
摘要:8月27日,“百姓名嘴”选拔赛理论宣讲训练营在松江区委党校开营集训。
中国发展网讯 李爽 记者邱爱荃报道 8月27日,“百姓名嘴”选拔赛理论宣讲训练营在松江区委党校开营集训。其间,从700余名参赛选手中经层层选拔晋级决赛的24组选手,在全国基层理论宣讲名师们的指导下,强化对党的创新理论的理解和认识,认真磨砺理论宣讲的技能和本领,将党的创新理论与松江发展实际相碰撞、相链接、相融合,有效破解基层理论宣讲“最后一公里”难题。
次日一早,“百姓名嘴”们分组随机抽签选题,随即出发分赴全区14个点位展开为期一天的蹲点调研,在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引领下松江大地的生动实践里深挖矿、巧答题,用脚步丈量云间大地,在见人、见事、见精神的沉浸式蹲点调研和走访中挖掘冒着热气的鲜活故事,照见党的创新理论指导实践的昂扬面貌和丰沛活力,将理论心声讲进群众心窝里,让理论宣讲走进群众“生活现场”。
到底“蹲”点什么?
向下扎根深挖矿
西林北路路角一间小小的包子铺十数年间几易招牌,勾勒出一家“馒头店”从小小铺面到“中国包子第一股”的成长路线。“很难想象,我们平时买早点的一间间小铺面,能够擎举起这样一个比肩麦当劳、肯德基的庞大梦想。”长期深耕教育领域的“三声不息”宣讲团赴车墩镇走访了中饮巴比等民营企业,成员王天赐对松江众多生机勃勃的民营经济主体以及它们生根发展的这片土壤颇为好奇。而在余天成堂,“行之有方”小分队深入了解了这家扎根松江两百多年的老字号在探索中医药文化创造性传承发展的多元实践,学员夏丹萍不禁感叹,蹲点调研恰似一场深入社会发展和企业肌理的奇妙探索之旅,让自己更了解松江,更热爱这片生机勃勃的发展热土。
走进九里亭街道杜巷居民区,实地了解小区开创服务居民“杜巷十法”,构建多元共治新格局的治理实践,参训学员余森乐对其破解社区治理难题的“妙招”念念不忘。“杜巷之行堪称是一堂人民城市理念的生动实践课。基层治理离不开人人参与,作为‘百姓名嘴’,我们要把故事讲好,让更多人强化主人翁意识,共同打造更加美好的人民城市。”余森乐激动地说。
在石湖荡镇,来自区卫健委的学员陈晨和同伴也在平移迁新居的浦南村民眉间眼角的笑意与留乡创业的本地青年自信的神采里,看到了乡村振兴发展的大好光景。“大家都说,跟着党的政策埋头干,不仅造就了如今的好光景,还有了更多新盼头。”陈晨笑着告诉记者,来到实地蹲点调研,绝不仅仅是浮皮潦草地走过场,大家边走、边看、边听、边聊,对于一个个现象、发展背后的故事更是兴致满满、紧追不已,而这些基于普通人的鲜活故事也化作折射理论光辉的小小镜面,为“名嘴”们的宣讲注入无限生机。
短短的一天行程,在松江科技创新、经济发展、社会治理、文化传承、民生服务、精神文明建设等各领域全面深化改革的火热实践里,学员们不仅蹲到了鲜活生动的新气象、新故事,更蹲到了“问计于民”的民智、“取策于众”的众慧以及“汇思于心”的心明。
如何“讲”出名堂?
身临其境看发展
“从古韵仓城到现代上海科技影都,都各自承载着时代的记忆和智慧,又在同一片时空中交相辉映,勾勒出一幅绚丽多彩的文化画卷。一步步走来,仿佛在触摸历史、在画中游。”站在仓城历史文化风貌区张氏宅的庭院里,“茸之梦”宣讲队的杨靖楠感慨地告诉记者,一路行来,他们身临其境地目睹承载着松江千年魂脉的永丰正上演着的历史底蕴和现代文明完美交融的生动图景。而沉浸式、可阅读的实地调研用一个个活生生的例子再现云间蝶变发展的格局、脉络,也让每一名成员更加深刻地感受到理论的力量与价值。
“‘一张床’托起‘一个梦’,‘一间房’护航‘一群人’。从一张床一间房到一套房,松江建立起的公租房体系为刚刚来到大上海的新时代建设者、年轻人们扎根发展、安居逐梦筑一座安稳之巢,这份温度也熨帖了我们每一个人的心。”学员邱喆倩动情地说,她和同伴用了一整天的时间走访了各种类型的保障性住房,与住户们面对面交流,也对松江为异乡人精心钩织的“安居梦”有了更为具象的了解。“身临其境走上一趟,真的是开了眼界。”同一组的赫耿民阿姨直言,此行也让自己对松江的城市温度有了更深的认识。
随机抽题、实地蹲点,产出一份2000-4000字的调研报告和一场即兴发挥的主题宣讲。极大的选题跨度和陌生的实践领域给百姓名嘴们“蹲点”答题带来了重重考验。如何将蹲点蹲出的问题、实地挖掘的多彩故事与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指导充分链接,在面向群众的理论宣讲舞台上言之有物、“讲”出名堂?选手们纷纷将首日培训的心得活学活用,自发加班、加课,实地深入走访,将自己的感悟与思考融入理论叙事,用人民群众听得懂、听得进的话语讲好最新鲜的松江发展实践故事,让党的创新理论春风化雨,真正入耳入脑、入心入魂。
责任编辑:倪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