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十六届人大三次会议松江代表团审议市政府工作报告
摘要:1月15日至16日,出席上海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的松江代表团代表,认真审议市政府工作报告,审查计划报告和草案、预算报告和草案,畅谈对上海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建议,一致表示,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重要讲话精神,按照中央、市委的决策部署,结合松江实际,凝心聚力、奋发进取,为上海加快建成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作出应有的贡献。
中国发展网讯 记者邱爱荃报道 1月15日至16日,出席上海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的松江代表团代表,认真审议市政府工作报告,审查计划报告和草案、预算报告和草案,畅谈对上海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建议,一致表示,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重要讲话精神,按照中央、市委的决策部署,结合松江实际,凝心聚力、奋发进取,为上海加快建成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作出应有的贡献。
上海市委常委、副市长华源,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宗明,松江区委书记王华杰,松江区委副书记、区长王靖,松江区人大常委会主任赵汝青,上海市委统战部副部长、市工商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王霄汉,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刘世军,上海市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分党组副书记、副主任委员程向民,上海市人大常委会预算工委委员高伟明,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汪荣明,中国工程院院士、东华大学教授俞建勇,上海大学、上海市智能制造及机器人重点实验室教授俞涛,松江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许复新,上海市人大侨民宗委、外事委副主任委员费俭等市人大代表参加。
华源代表表示,过去一年,上海“五个中心”建设取得新成效、高水平对外开放深入推进、民生保障扎实有力,特别是城市经济规模突破5万亿元,相当不容易。新的一年,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重要讲话精神,积极应对外部环境的影响,坚定不移做好自己的事情,大力提振消费,进一步扩内需、稳外需,要把就业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持续做好优化营商环境、民生保障、城市安全等工作,精心编制“十五五”规划,全力以赴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
宗明代表表示,2024年的工作成绩来之不易、可圈可点,应当充分肯定、倍加珍惜。同时,报告中对发展环境特别是发展面临的挑战,保持了清醒认识。下一步,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重要讲话精神,坚持战略主动,加强同国家层面的对接和沟通,更好落实国家重大战略任务;注重问题导向,关注企业诉求,切实帮助企业破解瓶颈难题,助力提升企业发展效益;聚焦“五个中心”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进一步强化高水平协同联动,更好推动高质量发展。
王华杰代表表示,报告充分体现使命担当、信心决心和为民情怀。松江实现2025年发展目标,一要干字当头、奋力一跳,推动经济尽快企稳回升。关键在扩内需,重点在提高产业集聚度,潜力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两业融合”。二要健全机制、强化引领,统筹G60科创走廊走深走实和策源地松江强基固本。结合“十五五”规划,编制G60科创走廊新一轮建设方案。三要践行人民城市理念,推动松江新城建设再出发。完善松江枢纽管理运行机制,加快“城中村”拔点攻坚,守牢安全底线。
王靖代表表示,报告求真务实,催人奋进,顺应基层所盼。做好今年工作,一要坚定信心、把握机遇,当前外部形势复杂艰巨,松江要适应变化、抢占先机,充分发挥好G60科创走廊策源地、虹桥商务区南向拓展带等优势。二要咬定目标、攻坚克难,培育新功能,更新旧动能,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支持存量企业提升能级。三要尊重规律、科学施策,今年是“十五五”规划谋划之年,要研判人口发展趋势,统筹调配资源,确保有限资金用于急需的民生保障。
赵汝青主持审议活动。在审议过程中,王霄汉、程向民、俞建勇、汪荣明、许复新、张西强、李丐腾、吴剑英、牟振英、翁雷均、朱上民、高伟明、王曙群、俞悦、柴亚华、宣沫、臧秀娟、孟迪、周广宇、诸巨明、陈猛、李春风、杨灵芝等代表先后发言,就民营企业发展、新质生产力培育、优化营商环境、新城建设、乡村振兴、民生保障等方面提出了意见建议。
责任编辑:倪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