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亩中山水、一马当先”——市规划资源局主要领导现场推进松江区天马单元首发项目开工
摘要:3月26日上午,市规划资源局党组书记、局长张玉鑫带队赴松江区调研沪派江南天马山特色村落风貌单元启动区规划建设情况,现场推进沪派江南试点首发项目开工。
中国发展网讯 记者邱爱荃报道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重要讲话精神,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和全国两会精神,按照市委、市政府总体部署,3月26日上午,市规划资源局党组书记、局长张玉鑫带队赴松江区调研沪派江南天马山特色村落风貌单元启动区规划建设情况,现场推进沪派江南试点首发项目开工。松江区委书记王华杰,松江区委副书记、区长王靖,松江区副区长龚侃侃出席本次调研。
天马山试点单元以“诗画云间・峰泖艺境”为整体意象,以打造世界知名江南水乡特色村落风貌和人文旅游品牌为目标愿景,展现最中国、最江南、最生态、最具上海特征的亩中山水画卷。首发启动区范围东至老马山塘,南至深坑酒店,北至马山塘佘天昆公路,西至横山塘,面积约1.36平方公里。该区域为清初・杨晋《横云山庄图》描绘的范围,是观山揽水最佳视点,目前集中了天马山单元最乡土、最原真的风貌要素,汇集山水湿林田自然胜景,又有寺、塔、村、桥等人文要素。未来将营造以文化体验、农旅融合、休闲康养为特色的山水田园,打造动静皆宜、形式多样的自然画境。
调研组抵达沪派江南首发启动区现场,先后踏勘了翁家浜村、马山塘、刘家山小学等点位,重点考察刘家山沪派江南特色风貌保护与更新情况。
翁家浜村改造保留了原真自然村的格局,围绕东西向道路、南北向河道组织空间聚落,结合书画艺术主题工作室和展览交流等内容策划,拟结合现有水塘、田野营造公共艺术建筑和水田园林景观,通过借景揽九峰之胜,再现“结屋平原对碧山,双峰前映荷花池”的峰泖田园意境。调研组指出,翁家浜村应依托周边山峰环绕、湿地农田镶嵌的自然生态优势,通过引入生态魔方的理念,将独特的村落肌理与农业景观进行有机衔接,延续“九峰三泖”板块的“亩中山水”田园风光之美。
马山塘位于佘山镇刘家山村内,呈东西走向,长约2200米。近期拟通过生态治理手段,对马山塘开展驳岸改造、河道治理、湿地修复等河道整治项目,进一步提升区域环境承载力和文旅服务功能。
调研组深入了解了天马山风貌单元“九峰三泖”生态基底构建、农田景观提升及乡村文旅融合等工作情况。在田园湿地点位,正值油菜花盛放季节,金色花海与蜿蜒水系交织,构成“田镶水脉、花映云影”的生动景致。该区域计划结合水生植物实施多级生态净化系统,营造生态小微水体湿地景观;同步增设观景栈道、农耕体验区等配套设施,提升自然湿地与农业景观的游憩价值。
实地踏勘后,与会单位就设计方案、土地集约利用、政策融合、资金统筹、政策性金融支持等方面进行了深入交流讨论。调研组一致认为松江区天马山单元试点方案经过深入调查研究和策划谋划,已经具备了良好的工作基础和实施条件,下一步一是要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对于特色村落风貌保护传承的工作部署,以总规为统领,秉持“一张蓝图绘到底、干到底”的理念,按照“年内启动、聚焦三年、储备五年”的要求,加快推进15个沪派江南营造试点落地实施,促进大都市乡村生态修复、文旅融合和乡村振兴;二是以市级土地整治项目为牵引,立足“沪派江南”特色定位,进一步加强部门协同和政策融合,统筹各条线各部门乡村建设专项行动,同时引入优质乡村产业,带动市场主体同步策划推进,谋定快动,力争天马山单元6月底前首发区域全面开工;三是强化“沪派江南”品牌赋能,以打造国际一流水平的上海郊野山水画卷和文化标识为目标,尽快深化完善设计方案,加强品牌推介和文旅融合,通过环境提升、文化植入、多维传播,凸显自然资源资产价值,形成闻乡而动、纷至沓来的工作氛围。
市规划资源局相关处室和部门,松江区相关部门,佘山镇,国家开发银行上海分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上海分行等单位参加了调研。
责任编辑:倪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