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松街道:把握大势、放大优势、积累胜势,为松江打赢打好转型发展攻坚战突围战贡献方松力量
摘要:方松街道作为松江新城的源起地和核心区,区委、区政府办公所在地,区位优势明显,资源禀赋独特。
【编者按】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论述、历次考察上海重要讲话精神,贯彻落实市委书记陈吉宁调研松江讲话精神,统一思想,凝心聚力,加快推动落地见效,松江区在全区层面开展大学习、大调研、大讨论。
松江区融媒体中心开设“打赢打好转型发展攻坚战突围战——深入学习贯彻陈吉宁书记调研松江讲话精神大学习、大调研、大讨论”栏目,邀请相关委办局党委(党组)书记、镇(街道、经开区)党委(党工委)书记深入思考应当如何担当作为,切实把陈吉宁书记调研松江讲话精神转化为推动松江高质量发展的动力。
把握大势 放大优势 积累胜势 为松江打赢打好转型发展攻坚战突围战贡献方松力量
方松街道作为松江新城的源起地和核心区,区委、区政府办公所在地,区位优势明显,资源禀赋独特。我们将牢牢锚定市委赋予松江“四个区”的功能定位,紧紧围绕区委对方松“三个聚焦”和“三个进一步”的工作要求,坚定信心、迎难而上,干字当头、奋力一跳,不断开创“科创赋能的魅力新城、近悦远来的兴业高地、生态宜居的品质方松”建设新局面,为松江打赢打好转型发展攻坚战突围战贡献方松力量。
一、坚定不移落实“五个两手抓”,在推动现代服务业提质增效上展现新作为
“五个两手抓”是落实“四个区”功能定位、推动松江整体提升重塑的关键路径,实现方松经济稳增长、强动能,必须立足“有基础、有需要、有可能,能招引、能发展、能集聚”,以奋力一跳的姿态创造性抓好落实。
着力在现代服务业提质增效上下功夫、求实破。立足街道商业楼宇和银行、证券网点、律所集聚的先发优势,加快培育金融服务、法律财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等专业服务业,提高企业服务的精准性和可及性,推动辖区内现代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2024年成功引入中信证券、易昂达、东方光学、联通吉豹、取势汇道等一批优质成长项目。
着力打造城市消费现代化样板。推动存量商业二次改造提升,引导辖区各大商圈错位发展、连点成线,以“邻里方松·畅享生活”为主基调,打造居民家门口的优质社区商业。泰晤士小镇2024年旅游人数达131万人次,要进一步发挥“网红”打卡点吸引力,充分激活“合唱之心”上海国际合唱比赛、端午“华亭湖龙舟赛”等重大活动流量,借势借力推进消费扩容提质,切实将“流量”变“留量”转“增量”,让“文旅商体展”流量密码持续解锁方松各大商圈消费增长图景。发挥毗邻松江大学城的优势,塞纳新天地、东明商业广场等商圈定位青年消费业态焕新开业,与地中海开元广场、东鼎七七广场等多个商业综合体形成环中央公园青年打卡消费圈,重点培育二次元经济、宠物经济等适应青年消费需求的餐饮、娱乐、文旅、休闲新兴业态,挖掘激发更多青年人的消费意愿和潜力,不断释放潮流经济新动能。
着力承接大学城科创源建设溢出效应。积极推动与大学城高校资源共享、优势集成,与上海科创职业技术学院共同构建“地校联动、产教互通、双向赋能”合作发展模式。2024年街道在毗邻大学城的三新生活园区,腾挪出2栋楼6650平方米集体资产打造新质产业园,重点发挥孵化基地功能,提供载体、政策和扶持,培育青年创新创业力量,已经集聚各类初创型企业46家。街道近年一批高成长性的企业,比如亿山睦、洛育教育科技等,均成长起航于大学城周边。聚焦培养壮大专精特新企业,积极链接校企合作,进行科创赋能,同时从品牌推介、平台搭建、企业扶持、金融服务、人才政策等方面做好服务,现已集聚市级专精特新企业10余家,部分重点成长型企业在近三年呈现爆发式增长。
二、坚定不移统筹发展和安全,在落实“现代化新城建设样板区”上展现新作为
城市的生命力在于其不断更新并持续迸发的活力,让生活在其中的居民更加幸福、更加安全、更有获得感。方松街道历经20余年的发展,全域基本成为建成区,保持新城常新、活力持续迸发,关键在于动态赋能、系统赋能。
推进产业赋能,打开源头活水。持续深化“HUI”企有方营商环境,制定“1+3(现代服务业、双创产业、在线新经济)”产业政策,认真落实重点企业“服务包”,不断提升招商引资和企业服务效能。梳理优化中央公园沿线楼宇招商载体,以加快发展楼宇经济建设为动能,努力做好环中央公园商业综合集聚区、新松江路金融服务业集聚区、新城综合办公区的升级服务,精准绘制产业地图和产业图谱,优化汇企效能,助力辖区重点产业高质量发展。
推进治理赋能,打通瘀点堵点。以绣花功夫推动城市管理、社区治理精细化、长效化,公共管理做到严而有序,社区治理做到求同存异。常态长效落实中央、上海市生态环保督察整改,配合上级部门加快推进住宅小区雨污混接整治工作。高度重视、持续致力解决12345投诉高频事项“停车难”问题,在新建三新北路弘翔路停车场、推动小区车位共享基础上,着力推进南青路、北翠路等公共路面停车收费试点,通过盘活停车资源缓解周边小区停车难。推进综治中心“一站式”规范运行,用好“四所联动”“五安联盟”等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完善源头治理定分止争闭环流程。进一步发挥“1+3+32”三级城市运行综合管理体系作用,推行“科技+管理”模式,持续实现高效能治理。
推进更新赋能,打造安全底盘。条块联动有序推进公共设施更新维护,夯实城市安全运行底盘,从源头上消除安全隐患。动态开展“九小场所”、电动自行车、燃气等重点行业领域安全隐患排查整治,适当新增微型消防站,积极推进小区渐进式有机更新和“微改造”。2024年5个老旧小区完成修缮改造,54个小区全部完成2∶1电动自行车充电口配建比例,新建充电插口13177个,今年将加快启动辖区内191台住宅小区老旧电梯更新计划。与区相关部门加强对接协调,压实供水供电企业主体责任,有序推进辖区水电管网更新维护。启动南青路“美丽街区”建设、人民北路思贤路东南角及玉树路高速北侧绿地改造项目,持续提升方松公共空间品质。
三、坚定不移践行人民城市理念,在构建党建引领“四个人人”治理共同体上展现新作为
方松居民是方松街道20余年发展建设的参与者、见证者,更应是发展成果的共享者、获益者。
深入推进党建引领网格治理。结合深化新就业群体党建凝聚有方、引领有方、服务有方、治理有方“四方工作法”,做实3个综合网格和32个细化单元实体化运行机制,每月召开综合网格联席会议,强化网格内各类党组织的有效衔接、资源互补、更好推动“三跨”问题的解决,更好实现安全隐患日常排查、源头治理和前端处理,打造具有方松特色的网格治理模式。强化党建引领物业治理,坚持“党员带骨干、骨干带群众”,用好“三给”工作法、“第二楼组长”等成功经验,持续开展“五好物业”创建,有效提升物业企业服务能力水平,形成党建引领物业治理方松品牌。
持续深化“15分钟”生活服务圈建设。紧扣多层次、多样化民生需求,融合“宜业、宜居、宜游、宜养、宜学”多元功能,不断做强特色、做优品牌。深化中部党群服务中心、东部方松邻里Jia+(东明)、西部方松邻里Jia+(弘翔)融合赋能,位于党群服务中心的北翠路社区卫生服务站启用,让居民在家门口享受更加贴心的一站式服务。聚焦3.3万名60周岁以上老人特殊需求,增加双休日为老助餐送餐上门服务,健全“养老服务拼多多”等特色养老模式,持续擦亮“幸福养老在方松”品牌。以公建公营的方松通波社区食堂对外营业为契机,进一步完善就近便捷用餐东中西全域覆盖网络。
用心用情做实民生实事项目。坚持每年实施10个为民实事项目,以小资金撬动大民生,推动更多惠民举措落地见效,更好增进民生福祉、彰显民生服务温度。有序推动既有多层住宅规模化加装电梯工作,不断扩大加梯覆盖面,实现“愿装尽装、可装尽装”。全面启动老旧电梯物联网建设,今年计划安装89台智慧电梯远程监测装置,实现电梯运行状态实时监测。认真回应居民对优质社区医疗服务的需求,加快推进方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改扩建,积极配合做好规划设计、方案制定等工作,力争年底动工。
(方松街道党工委书记、人大工委主任 李涛)
责任编辑:倪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