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碗饭的温度 一座城的关爱
——松江区持续升级完善老年助餐服务体系,已建成205个助餐服务场所,每天约1.47万名老人享受助餐
摘要:近年来,松江区持续升级完善老年助餐服务体系、织密织牢养老服务网。面对全区32万常住老年人的多元需求,相关部门从优化布局、智慧赋能、打通末梢、筑牢安全等多维度发力,打造了覆盖全域、便捷高效、安全可靠的“舌尖上”的养老保障网。
中国发展网讯 朱颖宏 记者邱爱荃上海报道 临近11时,方松街道建设花园社区84岁的顾亚康接过志愿者送来的热乎餐食。打开一看:红烧肉、清炒时蔬、鸡蛋羹,还配一个馒头。“我早前脊椎做过手术,买菜做饭是最大的难题。现在周末也能吃上食堂这口热乎饭,暖胃又暖心。”顾亚康笑着说道。这份自今年6月起覆盖方松街道94名高龄老人的周末送餐服务,精准解决了特定群体的“周末吃饭难”问题。
近年来,松江区持续升级完善老年助餐服务体系、织密织牢养老服务网。面对全区32万常住老年人的多元需求,相关部门从优化布局、智慧赋能、打通末梢、筑牢安全等多维度发力,打造了覆盖全域、便捷高效、安全可靠的“舌尖上”的养老保障网。
城郊一体织密助餐网络
松江区兼具中心城区与农村远郊特点,对此,区级层面科学统筹,修订《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及服务运营扶持办法》,一体布局,对老年助餐场所建设、日常运营、老年人就餐三方面给予系统性政策支持。通过引入本土餐饮企业、市区优秀连锁品牌,持续推进公建公营,依托“中央厨房”辐射等多种模式,不断扩大服务供给。
目前,全区已建成社区老年助餐服务场所205个,其中社区长者食堂28家,实现17个街镇全覆盖,助餐点177个。8.38万名老人纳入助餐结算系统,平均每天约有14700名老人享受助餐服务。政策破壁同样关键,去年,随着上海市民政局等单位《关于推进本市老年助餐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的实施,人户分离老人可按居住地标准享受补贴,截至目前,约有12700名上海市非松江户籍老人申请助餐。
周末“暖心饭”精准送达
在老年人“周末吃饭难”这一普遍痛点上,松江区多个街镇展开积极探索。方松街道泰晤士小镇的志愿者王晓晶从5月中旬开始,逐一摸排所在区域老人的周末送餐需求,最终19名老人登记了送餐服务。自此,每个周末中午,王晓晶都会风雨无阻地将热乎的助老餐准时送达。独居的莫阿姨总是笑着拉他的手念叨:“周末也能送餐,对于孩子不在身边的我,方便太多了。食堂饭菜味道好,量也足!”
方松街道自6月1日起启动周末为老送餐服务,对象为80周岁以上高龄老人及65周岁以上行动不便的残疾老人。街道严选组建了一支由34名送餐志愿者组成的专业团队,经过严格的服务意识、沟通技巧和食品安全培训后,送餐工作高效运转。送餐时间为上午9:35至11:15之间,通过“集中配送至小区点位+志愿者接力入户”模式,确保热乎餐食及时、准确地送达老人手中。目前方松街道的周末送餐人数达94人,配送准时率高达99.94%,老人满意度达到100%。此外,菜单设计还充分考虑了老年人的营养需求和口味,每周不重样,主打低盐低脂低糖易消化,并推出半月定制菜谱供老人和家属选择。
智慧赋能“舌尖”安全
科技让助餐服务更智能、更安全。在九里亭街道,社区长者食堂引入“人脸识别,无感支付”系统,老人无需掏卡找零,刷脸即可轻松完成支付和补贴结算。佘山镇打造了“按克称重,自助选餐”的智慧食堂,老人可根据自身食量和喜好灵活选取菜肴,既减少浪费又满足个性化需求。泖港镇黄桥村社区长者食堂则在每道菜的展示电子屏上清晰标注脂肪含量等关键营养数据,让老人“一屏观营养”,吃得明白、吃得健康。
安全始终是老年助餐服务的生命线。松江区制定并严格执行《老年人就餐补贴管理办法》,通过每月定期维护数据并与区大数据中心滚动人员信息精准比对,确保补贴对象的动态管理和资金发放的准确无误。对社区长者食堂的服务质量监管覆盖就餐环境、菜品管理、供餐服务等7个方面,通过定期实地巡查、现场询问、查阅资料等方式进行业务指导和监督。同时,所有社区长者食堂工作人员均需接受初级应急救护培训,提升应对突发状况的能力,为老人用餐安全再添一道坚实防线。
“一卡结算”温情直达
结算的便利性是提升服务体验的关键一环。松江区自2016年接入“上海市敬老卡”系统,开发上线统一的区级老年助餐服务结算平台,该系统整合用户、机构和订单数据,彻底打破了以往以街镇为单位的结算壁垒,实现了全区所有助餐点“一卡通吃、一卡通算”。老年人只需刷一次卡(银联卡),消费数据便实时传输至助餐补贴管理系统,便捷高效,全区通享。
当下松江区的为老助餐服务仍在不断优化升级。以方松街道为例,其正探索实践“物业+养老”服务模式,由小区保安与物业人员协同参与送餐,并在送餐时提供简单的探望、关照服务,查看老人居家的安全状况。而在全区内,送餐志愿者奔走的脚步从未停歇,他们的队伍也愈发庞大。
一餐热饭,看似家常小事,却在周末的空白处填进一座城的温度。从方松街道的温馨送达,到全区205个社区老年助餐服务场所的星罗棋布,松江正用“一碗饭”的温度,守护着老年人的幸福“食”光。
责任编辑:倪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