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发展网

首页
|
G60资讯
|
松江新闻
|
九城风采
|
政策服务
|
产业投资
|
招才纳贤
|
关于我们

开学首日,松江区各校“开学第一课”火热“开讲”

摘要: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以铭记历史、珍爱和平为主题的“开学第一课”在松江区各校“开讲”。

中国发展网讯 王梅 记者邱爱荃上海报道 铭记历史展望未来,抗战精神铸魂育人。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以铭记历史、珍爱和平为主题的“开学第一课”在松江区各校“开讲”。

微型“红瓷馆”搬到校门口

踏进松江四中校园,仿佛进入了露天红色展馆。成排陈列的开国十大元帅瓷像引人注目,每一尊瓷像旁还竖起了电子屏,触摸点击屏幕便可了解十大元帅的生平事迹。除了参与历史题目竞答、在“强国誓言墙”上明志向之外,同学们还主动登台唱红歌、诗朗诵,在各类活动中回望历史。

高三(2)班学生陈欣告诉记者,她从小就听爷爷讲十大元帅的故事。“入校看到这些瓷像时,爷爷曾经讲的那些故事又浮现在了脑海里。”陈欣说。结伴同行的同班同学范雨婷感慨:“铭记历史,才能更好地迈向未来。”

据悉,早在2022年,松江四中就与位于松江区中山街道的上海国爱红瓷馆合作,在校园里辟出了一处空间,用于陈列展示红色主题瓷器,并开发了相关课程。当天,学校还邀请了松江老兵讲故事宣讲团团长赵卫东进校,与师生面对面交流,讲述革命故事。赵卫东说,他出生于抗美援朝战争胜利那年,他的名字就是渴望和平的时代写照,当年父亲之所以给他取名“卫东”,是希望他长大后能保家卫国。“而今,在国家日益繁荣富强的和平年代,青少年有必要了解历史、铭记历史,只有认清我们来时的路,才能更好地开创未来。”赵卫东说。

松江四中副校长吕翔介绍,后续,学校将以校园特色资源“红瓷馆”为载体,结合艺术特色教育,开发更多可感知、可触摸、可体验的沉浸式红色课程,引领学生从革命传统中汲取智慧与力量,树立理想信念,厚植家国情怀。

历史知识融入趣味闯关游戏

在视觉附校,小学生们穿过“回望烽火来时路”“抗战精神代代传”“红色接力责任延”三大主题门,在老师的引导下有序参与穿越火线、运送军粮等游戏。完成挑战后,孩子们在终点处设置的“薪火相传”签名墙上写下“强国有我”的接力宣言。校园里的“抗战历史事件长廊”令六(2)班学生赵一姗印象深刻,她说:“从头逛到尾,了解了不少抗战历史事件,对革命先辈心生敬佩。在学习中,当我们遇到难题时,也要不怕吃苦,勇于拼搏。”

上经贸大附校的孩子们也在开学首日看了一场展览。从淞沪抗战全体官兵的临行誓言到平型关大捷的胜利喜悦,再到日本签署投降书,红色印记主题展上的70余张抗战画像成为学生了解历史的载体。当老师提问“和平年代,我们可以做些什么”时,同学们一一在便签纸上写下自己的答案,“我要学好本领,懂礼貌、讲卫生,努力成为更好的自己,长大为祖国贡献力量”“爱祖国,爱学校,做个热心人,主动为同学服务”。当天,学校还为大家准备了抗战知识竞答,答对题目的“和平小使者”可获得开学纪念贴。

泖港学校的“浪浪山门” 大闯关也吸引了不少小学生参与。升旗仪式上,学生代表讲述抗日小英雄王二小和海娃送鸡毛信的故事。三(2)班学生田元说:“虽然现在是和平年代,但海娃的机智和勇敢永不过时,值得我们学习。”

缤纷多彩活动奏响爱国强音

开学首日,上外云间小学东校的孩子们是带着自制五角星去学校报到的。走进教室,孩子们在传递星星的过程中交流开来,有人讲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诞生,有人说起旗面上五角星的含义。学校德育工作负责人说,希望孩子们在制作五角星的过程中,追溯历史,珍视和平。

在工程大泗泾附校,一进校门,同学们还没来得及放下书包就开启了“创作模式”,彩笔翻飞间,飞天宇航员、壮丽山河等在十米长卷逐渐成型。当天下午的“腾飞讲坛”特邀国防大学政治学院孟志辉教官授课,以“科技强国”为主题的思政大课堂令师生们感慨万分。“历史告诉我们,落后就要挨打。身处和平时代,也应居安思危,作为青少年,更要坚定理想信念,开拓创新,立志报效祖国。”六(3)班学生张梓涵说。

上外云间中学的“凌云TALKS”聚焦松江抗战故事。学校三位入选“松江少年说”25强的学生结合暑期探访松江烈士陵园的所见所闻,讲述了侯绍裘等革命先烈的故事。“1937年秋,一位19岁的松江籍士兵在奔赴淞沪战场前,匆匆写下的家书;三个月后,在守卫松江米市渡的战斗中,这位刚学会写字的农家少年,用身体堵住了日军机枪火力点……”听着戴卓一的讲述,不少同学红了眼眶。上外云间中学学生发展中心副主任俞晓岚介绍,这只是“铭记历史守初心,集智奋进启征程”主题活动的序幕,后续还有多项活动陆续推出。

责任编辑:倪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