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单打独斗”到“组团服务”、从“治标调解”到“治本帮扶”,看松江这个社区如何化解矛盾
摘要:自“十里八村”调解平台成立以来,已联合新镇村、陆其浜村、新宅村、江秋村等,处置了包括装修施工、噪声纠纷、房屋渗水、乱堆物等邻里纠纷13起。
中国发展网讯 宋崇 记者邱爱荃上海报道 松江区佘山镇秋乐苑社区共有居民2278户,总人口4700余人,大部分来自周边刘家山村、卫家埭村等8个动迁村。部分居民的生活习惯尚未转变,社区里噪声扰民、邻里摩擦等纠纷时常发生。为及时化解矛盾,秋乐苑社区居委会(筹备办)成立了名为“十里八村”的调解工作室,依托居民们原有的生活关系,“组团”开展矛盾化解,并对困难家庭进行帮扶,有效解决了不少社区治理难题。
诉求分等级 组团来解决
“你好,是居委会吗?我是秋雅苑的业主,楼上经常在半夜发出各种声响,严重影响我们休息和生活,能否居委会帮忙协调解决一下。”前不久,社区居委会接到居民投诉电话,随即会同物业一起去了解情况。原来该楼上住户存在疑似精神类疾病症状,且对就医有较强的抵触心理。
鉴于情况的复杂与潜在的风险,“十里八村”调解工作室随即吹响黄色等级的“哨子”。原来,根据诉求涉及的人员规模、潜在风险、时效要求及可能造成的社会影响等多重因素,“十里八村”调解室将诉求处置等级科学划分为红、黄、绿三级,不同等级对应配备差异化的处置力量,实现精准响应、分级负责、高效处置。
随后,“十里八村”调解工作室一方面邀请了该户家庭的“娘家人”刘家山村村委会一同参与沟通和协调,并达成初步方案,即铺设地垫、在日常生活中尽量减少物品的拖拽和高声喧哗。同时,哨子也“吹”来了镇平安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民警等更多的“亲友团”,共同为这户困难家庭提供“多对一”帮扶。最终,该户家庭成员在“亲友团”的陪同下前往就医,并及时更新身份证件、办理经济困难家庭入院治疗手续。
“不打不相识” 诚意换真心
前不久,小区里有居民反映,家里卫生间出现漏水,怀疑问题出自楼上,但维修排查的第一步就“卡了壳”,楼上业主认为问题不在自家。眼见“水患”可能引发邻里矛盾,“十里八村”调解工作室随即请来陆其浜村书记、社区民警和物业等多方力量参与调解,经过耐心与诚意的沟通,终于完成实地勘察与排查,并就漏水维修及损失赔偿达成一致,邻里问题得到妥善化解。值得一提的是,原本因漏水问题产生摩擦的两户人家,在协调过程中逐渐消除了隔阂,彼此还笑称“不打不相识”,“漏水”反到成了两家人增进邻里关系的契机。
据了解,自“十里八村”调解平台成立以来,已联合新镇村、陆其浜村、新宅村、江秋村等,处置了包括装修施工、噪声纠纷、房屋渗水、乱堆物等邻里纠纷13起。“处理邻里纠纷,居委会不仅是第一时间赶赴的‘消防队’,更是事后寻踪的‘调查官’。不仅要扑灭眼前矛盾的‘明火’,更要找到‘起火点’才能让和解真正扎根,让矛盾不再‘复燃’。”秋乐苑社区居委会(筹备办)主任严琦介绍。
未来,“十里八村”调解工作室将聚焦居民需求,组建一支由律师顾问、调解能手组成的“调解天团”,建立“首接负责”“三级响应”和“闭环管理”机制,全力打造集咨询、调解、帮扶于一体的“解忧铺”,力求做到事事有回应、件件有着落,进一步推动社区治理精细化。
责任编辑:倪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