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发展网

首页
|
G60资讯
|
松江新闻
|
九城风采
|
政策服务
|
产业投资
|
招才纳贤
|
关于我们

石子路变柏油路,公交车也来啦!松江这个村的村民说:“方便得不是一点点!”

摘要:近年来,松江区以办好民生实事为立足点、出发点,发扬“严”和“实”的作风,从群众身边的一件件操心事、烦心事抓起,高质量推进民生项目落地落实,把惠民生的事办实、暖民心的事办细、顺民意的事办好,为群众幸福“加码”。

中国发展网讯 王梅 记者邱爱荃上海报道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的发展思想。近年来,松江区以办好民生实事为立足点、出发点,发扬“严”和“实”的作风,从群众身边的一件件操心事、烦心事抓起,高质量推进民生项目落地落实,把惠民生的事办实、暖民心的事办细、顺民意的事办好,为群众幸福“加码”。

在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持续走深走实之际,六届区委九次全会提出,要干字当头、敢闯敢创,聚力加强人民城市建设。“上海松江”开辟“我为群众办实事”专栏,把笔触和镜头对准基层一线,聚焦民生实事“成绩单”,反映松江区把群众的“心上事”当成“上心事”,以“民声”定“民生”,让“实事”真“实施”的生动实践。

“车来了,车来了!”“走,上集镇去!”10月20日上午,石湖荡镇张庄村村民沈英杰和村民们,在新增设的张庄公路双桥公路站上车,顺利坐上了开往张村浜路(泖新村)方向的79路公交车。而在之前,居住在村子西北片的村民若要乘公交车,需从最北面走到南面的张闵公路张庄公路。

小小的改变折射的是人大代表为人民的实举。石湖荡镇人大在梳理社情民意的过程中注意到一些反复提及的问题,通过“再听取,再协商,再优化”的工作机制,持续推动破解旧题难题。张庄村北片区230户村民出行难问题便是其一。

坑洼石子路变平整了

张庄村位于石湖荡镇中心区域,村内的双桥公路是贯通东西的重要通道。然而,其中一段700多米长的道路曾长期坑洼不平。今年5月之前,该路段还是土基石子路面,又因通往附近的工业园区,车流量不小,晴天尘土飞扬,雨天泥泞难行,不仅来往车辆通行不便,也给村民出行带来诸多不便。

该路段翻修拓宽是村民的夙愿。镇人大代表在前期多次提出建议,并在去年下半年的集中联系社区活动中,再次将问题列为待办事项。在随后与职能部门的沟通中,代表们了解到,解决方案卡在了土地性质问题上。

经多方反复协商,各部门最终确定了“不占用耕地,增设会车区域”的优化方案。今年5月,在镇规建办推动下,昔日的坑洼路被平坦的柏油路取代,并合理设置了多处会车点,通行效率与安全性大幅提升。

乘公交车不用绕路了

关注道路翻修的同时,人大代表们在今年6月举行的集中联系社区活动中,又注意到了张庄村北面村民出行不便的问题。于是,提出了“关于优化松江79路公交走向的建议”。后经区人大代表呼吁,相关建议得到了区交通委的积极回应。

而今,坑洼路变柏油路的同时,途经张庄村的79路公交车也调整了路线走向,增设了张庄公路双桥公路、双桥公路张庄公路、双汇公路(朱家埭)3个站点。其中张庄公路双桥公路站点、双桥公路张庄公路站点就设在新翻修的双桥公路上。

周明介绍,79路公交车是张庄村村民前往塔汇集镇和石湖荡集镇的主要公共交通。原先,79路公交车途经该村西北片区时,只在偏南方向的张闵公路张庄公路停靠。全村所辖范围内共有13个自然村、23个村民小队,本市户籍人口加上外来人口有3500余人,其中老人占了三分之二。对于村子西北片的230户人家来说,日常如果乘公交车出行,只能从北面走到南面。

采访当日,记者在新增设的公交站点看到,等车的多为老人。村民顾海宝告诉记者,平素买东西都选择骑电瓶车去塔汇集镇或石湖荡镇集镇。自从几年前骑车摔伤了以后,就不敢再骑,家里小辈也不放心。每次需要购物、看病,都是儿子、儿媳开车接送。今年78岁的沈英杰接过话头:“我家老伴儿压根就不会骑车……原先就南面一个站,我们北面这一片的四队、五队、六队、七队,都要跑到南面去乘车,走路少说也要十来分钟……现在好了,一天四趟车经过,方便得不是一点点。”

责任编辑:倪珺